足迹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部分(第1页)

在方圆五公里都无人烟生活的特种燃料供应站里,这里只有每天从外面运送到这里的工作人员,为的就是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能尽可能的降低事故所引发出来的二次伤害。因此特燃站显得狐零零的,而在特燃站里,你可以随处看到“认真细致,万无一失。”这样的标语,红色的标语在这里显得非常的刺目,为的就是随时随地的提醒着在这里工作的人一切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对于手头上的工作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世不是张德毅所负责的站点,这里的负责人叫屈树文,在他的介绍下,从火箭点火,到卫星太空飞行,以及平时里的变轨和降落等全过程,所需的推进剂都由这里提供。

段国学一行人走进一千多平方米火箭“血液”制造车间,眼前的景象很难让参观者把这里与“飞天”的浪漫联系起来。机器轰鸣,仪表跳动,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设备被粗细不一的管道相连,让人感到窒息。总工程师陈建平指着一根伸向厂房墙外的钢管向参观者说到:“这是进气口,它把空气过滤吸入,经过压缩、分离、纯化等过程,最后进入高大的低温分馏塔,进行冷却液化后,在塔的顶部获得液氮,在塔底部获得液氧。”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处理,从进气口进来的普通空气在分馏塔里神奇般的变成了淡蓝色的液氧和无色透明的液氮。而在另外的一个生产车间中,大量的淡水在那里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再由设备转化成为液氨和液氢。

呈现在参观者眼前的一切看起来很美,殊不知火箭推进剂是剧毒品,在这里工作,被称是“在悬崖上的舞蹈”。自从建站以来,在这里工作的官兵们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中国发射的卫星、火箭以及其他科研试验任务提供优质“血液”数万吨。

车间里,工作人员穿着防静电服不停的检查各种设施设备。副站长彭锐向众人介绍道:液氧的冰点是负贰佰!十八摄氏度,沸点是负一百八十三摄氏度,只要高于这个温度后一旦有泄漏可形成高浓度的氧气,如遇类似穿脱衣服的静电火花都可引起爆炸。

听到这,所有参北者都不由得有些紧张,之后在车间里每一步走动时都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是轻轻抬起,轻轻放下,生怕一步小心便将自己的小命给交待在这里。虽然短短的参观时间并不长,但是从这里出来后,每个人的后背都感觉是湿乎乎的,每个人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但是看看仍旧在工作岗位上的官兵们,他们每天都要在这里工作生产……

生产火箭推进剂已经是很危险了,但是更危险的是押运这些火箭推进剂。押运火箭推进剂的工作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一旦遇上丁点火花,就会引起剧烈爆炸。

一行人来到特燃站的推进剂储运库区,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扑面而来。穿着防护服的押运队士官黄海华、刘军鹏,正在进行推进剂转注作业。当随行记者准备上前抢拍他们的工作照时,立即被陪同人员拉到五米之外,因为散发出这种鱼腥味的推进剂有剧毒。

仓库主任赵光瑞说:押运推进剂困难多、风险大,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一旦遇上丁点火花,就会引起剧烈爆炸。每次押运,特燃站领导都身先士卒,仓库赵主任本人已押运过四次。目前,还有六组人员在外面执行押运任务。

随后参观者们与押运老兵座谈,聆听了他们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曾经在一枚火箭发射前,这些押运老兵他们运送推进剂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半路上,制冷压缩机突然不转了,这令押运队员非常紧张:车中运送的推进剂如果温度升至过高时,就会沸腾、气化,继而引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对所有线路、触点进行两昼夜的连续排查后,终于找到了故障:因列车运行颠簸导致压缩机一个部件发生位移所致。那一刻,押运队员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并不是战士从死亡线上挣札回来的喜极而泣,而是能保证火箭发射任务的按时完成,为了这个目标,押运的战士们早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还有一次押运任务中,押运推进剂到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途中,押运队员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推进剂从取样管往外渗漏。此时一旦遇上火花,就会引起剧烈爆炸。其他处理措施已来不及了,队员徐志明立即戴上橡胶手套紧紧堵住漏处,渗漏止住了。接着,他让战友把自己的手紧紧的绑在取样管上,在刺鼻的车厢里一直垫持到目的地。一下车,他就住进了医院里住了足足半年。

而让这些押运官兵们最为难受的是长途押运是的那种寂寞难耐,由于押运的是极度危险的爆炸品和剧毒品,押运的沿途车辆都会尽可能的避开生活区,而且为了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和建筑破损,车辆多是趁着夜晚时秘密押运的,这走走停停的势必会延长运送的时间。

这些押运官兵们有时一走就是三个多月,带的杂志翻烂了,报纸和杂志看得能倒背如流,但是不论停车时间长短,谁也不能离开车站半步。面对车队所经过附近的繁华都市、名山大川,这些押运官兵们只能“望景兴叹”。

曾经有一次,当押运推进剂专列途经甘肃谭家井车站时,士官康洲已有四个月身孕的妻子在婆婆陪伴下,从家赶到车站等候,手里提着花生和白薯等待着亲人的到来。但是为了错开其他列车的通过时间,专列停留时间很短,妻子、妈妈刚刚与康洪见面又含泪告别。

“虽默默无闻,但看到火箭升空的时候,心里也觉得挺美的!”押运老兵康洲对这些中国高层领导人腼腆的说着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感受。

而在推进剂贮存库房边,一个玻璃柱组成的设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库房负责人的介绍下,众人才知道别看它结构不复杂,可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这是一个由十二个直径贰佰五十毫米、高四米的玻璃柱组成的设备。当李德林好奇的询问它的名称和用途,特燃站高级工程师雷建军自豪的说到:“这个叫做‘肼类推进剂光解纯化装置!’”。

因为在液体火箭推进剂中,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四氧化二氮…肼类(偏二甲肼,一甲基肼,肼),液氧…煤油,液氢…液氧等。肼类燃料的比冲值很不错,虽然推进剂和燃烧产物的毒性较大,但是可靠性高,即便是在后世之中也都多用于第一代的战略导弹和航天类的运载火箭。只是肼类推进剂在贮运过程中极易变黄。在后世中通用的办法就是废弃或返厂处理,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的很大浪费。前任特燃站站长邹利鹏经过多年研究,摸清了推进剂发黄变质机理,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雷建军和同事们又解决了多个难题,研制出这套装置,可日处理发黄变质的肼类推进剂十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该项研究及设施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不过现在的运载火箭还是非常传统的液体推进剂,但是液体推进剂的一个负作用就是每次发射前都需要灌注火箭推进器的燃料,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至三个小时,而在军队中,这样漫长的时间势必会造成战机的延误,因此作为更为先进的固体火箭便成为了军队未来导弹的首选,只有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可以做到随时发射,快、准、全这样多位一体的打击中去……

还记得半年前的那次一艘改装过的晋级潜艇在海面上从南海海域向酒泉卫星中心发射一枚射程达到四千公里的导弹吗,能做到如此长程的射程是和这些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段国学之所以下大力气提前投入使用无壳弹,就是需要在化工业上用着塑化胶基这个项目来拖动中国的整体化学工业。有句话说的好,机械工业是现代工业之父的话,那么化学工业就是支持孕育现代工业发展之母。不管是采用化学办法减少钢铁中的杂质,还是最直观的塑料、尼龙等化学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化学工业的滞后势必会拖滞住其他行业的发展。

在后世之中,中国第一代的潜射导弹巨浪的射程仅仅只有着两千公里,这个数字很短也很无奈,因为当时整个中国的化学工业起步晚,化学产品的滞后拖滞住了火箭射程的增长。但是进入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各个生产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化学工业也得到了相对应的长足发展,第二代的巨浪二型导弹射程便增长了四倍达到了八千公里,据小道消息,巨浪二型导弹的改进型射程会更高达上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