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家歌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夕阳西坠(第1页)

在桃花将要落尽的时节,刘中义的父亲也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一个夜里,刘中义在梦里看到一个流星忽忽坠落,接着是满园的桃花坠落如雨,一落地就钻入地下,形迹皆无。醒来后,他暗叫不好。扭头看看父亲,父亲闭着眼,似无声息。他探手试了试鼻息,还好,还有气息。他轻轻拿起父亲的手腕,给他把脉,脉象很弱,比白天弱。他看了时间,是次一分钟。他每天都给父亲把脉,做到心里有底。但此刻,他心里没了底。昨天脉跳还是53次分钟。他问了开理疗馆的那个同学徐力,徐力说,低于50得警惕了,低于40的话,心脏随时会停止跳动。刘中义紧张起来,他顿时睡意全无。目前是次,父亲估计再支撑个两天三天应该没问题。但谁也不能确定。他此刻想的是要不要通知哥姐们回来。昨天白天,他还和大哥争论。大哥说看到父亲确实不行了再通知,回来早了在家等着,不是浪费钱吗?目前在外打工,一天好几百呢!他说,谁能掐得那么准,赶回来刚好赶上父亲断气前的几小时,说几句话,看上几眼,就算送终了?如果突然走了,连后人面也见不着。他记起一个亲戚的经历。这亲戚的岳父嗜酒,后来得了肝癌,先是右肝后来又转移到左肝。到了末期,肿瘤位置鼓包很硬,全身蜡黄。他岳父失眠、昏迷、不能进食,偶尔醒过来,眼睛瞪得老圆,那是疼的。因为皮下出血,他岳父已无法翻身,疼得身子挺得直直的,嘴里嗷嗷叫着,像疯了一样。在医院的最后一天,医生给打了曲马多(止痛的)。这亲戚说,他原来也爱喝酒,自从看到岳父的惨状后,他很轻易地把酒戒了,因为他一拿酒瓶子,脑海里就是岳父的惨状。最让刘中义难忘的,是这亲戚说,他本来没想回去那么早,打算在岳父去世的前一两天再回,因为他在厂里不容易请假。后来,他怕回去见不着活着的岳父了,找借口提前了一个星期。结果,回去才一天,岳父就走了。如果他按照原计划,岳父死前的惨状他是看不见的。他庆幸早回了几天。给岳父送了终也给自己提了一辈子的醒。这亲戚说,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和自己亲临现场的感受,完全两样。从那以后,只要有人说“送不送终都一样”的话时,他立即反对。他说,人在离去的那一刻,眼神里的痛苦和绝望,对人间的留恋,绝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不亲临现场,无法体会。刘中义的想法是提前通知哥姐们,早点回来,能看到活着的父亲。此刻,父亲醒了,从他手里抽出手腕,声音弱弱地说,没事儿的,还能活几天。父亲的声音弱但平静,像聊天,忽然问刘中义:“我死了,丧葬费你姐姐们出不?”

刘中义长年在外,老家的这些规矩不大懂,再说,农村里都在移风易俗,变化也大,他哪里知道?父亲怎么突然问这个?他说:“大,你问这个干啥,我老在外头,不懂的。”

父亲说,噢,没啥,听你大哥的就好。刘中义心里嘀咕,大哥的话还真不能听。过了片刻,父亲看着他说:“你读书多,你大哥是文盲,现在混得不如你,腿也瘸了……你二哥50多了还在工地上干活,你得让着他们,他们为家里赚钱养家的时候,你还在上学……”“好!好!我知道!”

刘中义握着父亲的手,看着父亲的眼睛,自己的眼睛发潮。他猜不透父亲说这些是干嘛,仅仅是教育他吗?这些话是父亲对自己的临终遗言吗?他忽然记起大哥说父亲有几万块钱放在大姐手里,那钱至少有一半是他出的。父亲此刻会说出来吗?他望着父亲,期待父亲有所交代。父亲是识字的,是不是偷偷写好了遗书?然而,父亲说完刚才的话,没再言语,渐渐又闭上了眼睛。刘中义揣摩不透父亲的想法,也只能随他了。次日一早,大姐就过来了。大姐每天都来看望父亲,虽然有李老三照顾,她也尽量地尽一个女儿的孝心,亲自熬汤,做父亲想吃的饭食。昨天,大姐说,俺大最多还能熬7天。刘中义听了心里一沉。他问大姐,要不要通知他们回来?大姐说,你问大哥。大姐把了把父亲的脉,说,比昨天的慢。“我昨夜测了,是。”

刘中义说,“我决定通知他们回来。”

大姐问,大哥同意?“不用问他了,你说还有7天,他们回来坐车得2天,也算不上提前啊!”

大姐显得游移不定:“光是脉跳说不了的,有的老人脉跳慢,慢也有慢一个月的,啥事儿也没有绝对。”

“一个月就一个月,他们在外打工一个月不就是几千块吗?舍不得?回来有吃的有住的,一不是打游击,二不是租房子住,提前一个月回来有啥大不了?”

“要是他们回来了等上一个月,你不怕他们怪你?”

大姐问。“随他们怪吧,我觉得俺大熬不了那么长。”

刘中义说完,走出房门通知二哥、二姐和三姐。随后,给李涛发了微信,说他父亲最近这几天不大行,他要耽搁些日子。发罢微信没几分钟,李国清和李涛就来了。到屋里慰问了一番,出来后,李国清问刘中义,都通知了?刘中义点点头。李国清说,大姑父的脉跳我试了,你说大姑父是最近几天的事儿,我看说不了。现在还能吃不?刘中义说,一顿五六勺的样子,稀饭,得喂。李国清说:“喝口水就能活一天,你知道不?我是见过的!大姑父还能吃几口饭,半个月都不一定走得了!”

“没有一定的,我也听说过上午还吃半个馒头,下午就走的,反正都通知了,早回来好些。”

刘中义说,“送终有送终的意义,我支持提前赶回来。”

李国清低声道:“等你二哥回来了,你弟兄3个抓紧把棺材定了,现用现买,贵好多!”

“还有这样的?发死人财?”

刘中义诧异。李国清道:“有啥奇怪,都是生意么。”

刘中义问:“咱老家棺材贵不?”

“有好的,”李国清说,“你猜猜最贵的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