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太极博弈论原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部分(第1页)

我已经对班长的职位没有兴趣了,至高中时候,尽管有提名,可我自动放弃。但是我那时候发觉有一些人很活泼,平时不怎么努力,但是也能考到很高分,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所谓聪明,可是自己怎么也做不到这样,必须要比别人努力。

对学业的竞争始于初中,一个有目的的考试过程。尽管在小学时候,我也保持在最前面,或是无心插柳,直至全镇统考的时候,忽然有人告知获了全镇第一,顿时成为名人之一,当时并不上心,“原来是第一”。

……

高一的班主任曾经在班会上,很有感触地赞扬了我:“我真的很佩服一个人,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天都是第一个最早起来开班里门的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动力在里面。”

当时全班的目光都投向我这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你们不知道这一路我是如何地走来。

●1999——2002:有种背负可能要耗其一生才能解脱

○第一本书

第一本哲学的书——《邓小平理论》

初一的时候很少说话,很单调。在我埋首时候,突然有一位女生,拍了我的肩膀,双手递了一本书……

后来为了答谢她,我做了一份详细的笔记。把书还给她的时候,我告诉她,

“这本书不错,我很喜欢。”

其实我内心说的是:“其实这本书我并不感兴趣。”

不过,她的方式至今仍然让我感到很舒服。感谢她,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人。

第一本心理学的书——《读心术》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读书馆借来了,当初是看了这个书名后,觉得很好奇,后来借来看了一看就非常着迷:原来生活的细节是有这么多秘密的,原来人的想法可以有这么多的……

反复阅读,归还之前,我把整本书抄了下来。

第一本策略类书——《运气学》

B出生于官宦家庭,是一个比较会玩弄权术的人,经常和我说话,在一起的时候他会提到要做成某一件事,采用什么什么样的技巧去做,偶然看到他藏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出于好奇向他借,但是遭拒接了。我也了解他的个性,那就不勉强,自己买了本《运气学》(专讲人事方面技巧的)足足看了一个暑假。

第一本伦理书——《诸子百家》

这是一本翻版书。我经常听到朋辈说,翻版书不要买,错别字很多的,但是我买了,完全出于够便宜的原因,我接受了,虽然开始读起来有很多障碍,但是读多了,也察觉不出有多大影响。

……

在我当年的想法中,是没有什么书是不适宜看得。我当年就有汇集百家之学的想法,可是毕竟能力阅历有限,实际上做不到,只能算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

○面对炫耀,我选择了放弃与抗衡——自负=自卑

(2010年)我和F谈到中国人的很多心态问题时候,我说到一点是:

中国人的心态其实不是源于经济自身的好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来源于贫富悬殊。这种差距造就人心与人心相抗衡的动力。

(2010年)有同事耗尽了积蓄买了一台高端的电脑,除了上网就没有其他的用处,我觉得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超过个人本身受用的限度。当然美其名曰:炫耀。可能是活着的生活态度不一样,对于一些人这事未尝不可。

初中时候,在我周围的人里面,有很多都是出身比较好的,很多人都会有攀比的话题,吃喝玩乐。对这类话题,其实我基本搭不上边,在人前没有发挥的余地,自然会觉得自己卑微。所以我很少在人群里面提及这些事情,因为我没法体验,我没法在侃侃而谈的情况下去兑现一个真相。

——我放弃了。

那时候很喜欢老子的作品,一本正是提倡去除物欲的书籍,让我找到一个可以合理诠释自己的理由,同时我也喜欢《诸子百家》里面关于很多精神方面的理念。那时候很正气,甚至于有点脱离了现实,理想主义而不切实际。

随着比较突出的成绩公诸于世之后,来问问题的同学多起来。有时候会谈一些大道理,大人生,慢慢的就形成了被崇拜,被仰慕的心理。这种心理一直激励我需要看更多更多的书。

那时候,我很自负!很多事情我都不会放在眼里,有一个女同学跟我说:“甘高逗(太自傲)”。

贬低别人也许是我心中一个很开心的事情,别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我知道我没有办法从金钱的角度上与别人比较,所以我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式去彰显自己,希望被别人认可……其实我很少理解,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后来在高中的时候,当我处于弱势群体的时候,我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原来初中的我是那么一个冷血无情,自负,自恃的人,我造成了很多人心理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