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萧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3章 长恨歌一百零七(第1页)

叛将陆义跪伏在李光必马下,连连磕头,“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你反叛朝廷,本是死罪,但念你久经沙场,为大唐立下不少功勋,又熟悉叛军的情况,如果你能助我打败施寺明,我便可以给你一条生路。”

陆义狂点头,李光必旋即下马,走到他的跟前沉声提醒道:“如果你的计策不能祝我打败叛军,不但你不能活,你的家眷也会跟着一同诛连。”

李光必对于这个镇守常山的叛将,心里并没有底,只是因为雍王妃的一句话,陆善手下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陆义便是。

成为俘虏的陆义为了活命自然十分尽心,他先是向李光必陈述局面,分析形势,“将军的军队远道而来,军马疲于奔波,如果在这时突然遇到叛军,恐怕是抵挡不住的,不如率兵入城,巩固城防,待形势明了,再行出兵,叛军胡骑虽然精锐,但不擅长攻坚战,城上以□□防守,一但有死伤,战况不利时,叛军必定气沮心离,自乱阵脚,待那时将军再出兵,便可一举击溃。”

李光必听后很是高兴,为讨好李光必,谋求生路,陆义又提醒道:“施寺明现在在攻打饶阳郡,离常山不过二百里,得知将军来攻,小人昨晚已送羽书求援,其先锋部队明天一早便能到达,其后必是主力大军,将军千万要留心注意。”

李光必低头看了陆义一眼,“你小子,还是个不可多得的谋将呢。”

于是拔出腰刀,将陆义背后的缚手绳一刀斩断。

“入城!”

李光必率军入城,收编了所有叛军队伍,并将他们召集誓师,随后就开始了城防布置,检查城墙,安排弩手布防。

是夜,正在饶阳城下对峙的施寺明得知常山失守,又因饶阳一直久攻不下,于是收兵,命部将领兵继续攻城饶阳,自己则率主力转攻常山,

翌日清晨,叛军的先锋部队抵达常山,没过多久,施寺明率领的大军赶到,近三万人马,布阵城下。

面对城下两倍之余的兵力,李光必握刀柄的手心直冒热汗。

城楼上的寒风不断,对于□□有着不小的阻碍,但他也只能向上天祈祷,“天佑大唐,出师必捷。”

“战!”

李光必拔刀。

城中将士纷纷响应,“战!战!战!”

城内的瞭望台上,旗令官按李光必的军令更换着摇旗。

旗帜向东方位摇下,东门打开,五千步兵从东门迎战,施寺明即命大军攻东门。

见步兵无法攻出城,唐军令旗再次变换,东城楼上驻守的五百弩手,分成两组,于城楼之上交替射箭,霎时间,箭如雨下,骑兵无法躲避,死伤惨重,指挥台上的施寺明见状连忙撤下东门的进攻。

见东门撤兵,李光必遂命一千弩手分为四队,于城楼上连续射击,密密麻麻的箭如闪电般向叛军压下。

马匹受惊,横冲直撞,将骑兵甩下,惨叫声充斥在军阵中。

施寺明见北城楼上有弩手,骑兵无法靠近城池,□□的力道,强于普通弓箭数倍,足可穿甲,慌忙下令收兵北道。

“全力进攻南道!”

施寺明想趁守城军队尚未调转,利用骑兵的作战迅速,改换进攻的方向。

李光必站在城墙上哈哈大笑,“还以为陆善麾下头号大将有多厉害呢。”

但他并没有因此得意而停手。

“枪步兵听令,布阵于南道!”

五千步兵手持长枪与护盾出城,兵分两路沿呼沱河左右布阵。

叛军骑兵由北道绕城转向南道,却不料城南还有弩手,毫无防备的骑兵,就这样进入了弩手的射程中,死伤过半。

施寺明气得大怒,“这朔方军哪里来的如此多□□。”

“将军,咱们先撤兵,等待援军吧。”

部将说道,“这样下去,我军将会死伤殆尽。”

以为两万人马足已收复常山的施寺明,不得不下令撤退,等待援军一同攻城,“撤!”

一连多日,叛军尝试攻城,却始终无法逼近城墙,无奈只得调遣屯兵在饶阳攻城部队驰援。

——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