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日常类似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第1页)

李薇把堂屋的桌子给挪走了,正中的地方放上座席,再铺上厚厚的棉垫子,叫奶娘和嬷嬷们守在四周,将四阿哥和奶娘的两个孩子放上去一起爬。

这次跟四阿哥一起长大的四个奶娘的孩子中,小女孩已经在断奶后都送回去了,留下的这两个都是小男孩,一个一岁零十天,一个刚九个月。

几个孩子都是正皮的时候,在一起时才不管谁是主子,谁是奴才,打起来滚成一团的都有,好几次李薇都看到四阿哥被奶兄弟一屁|股坐在身上。

奶娘们自然是着急的,可李薇不许她们管。她总觉得小孩子之间也是需要社jiāo活动的,貌似在现代看到过,就像猫狗会在玩耍中学习捕猎技巧一样,人也会在同伴中互相学习。小婴儿时这个根本就是本能反应,完全不需要人教。

李薇就发现放个大点的孩子在周围,四阿哥会不自觉的去模仿这个大孩子。那个一岁多的就是早早就发声大叫学说话,有他带着,八个月的时候四阿哥已经可以含糊的喊阿玛了。

这不是她故意教孩子来讨好四爷,而是比起额娘这两个字,&lso;阿&rso;开头的阿玛对小孩子来说好学得多。

其实从二格格起所有的孩子头一个学会的词都是&lso;阿玛&rso;,而叫李薇一律从&lso;娘娘&rso;开始,四阿哥现在喊她是&lso;额额&rso;,过一段就该进化成&lso;娘娘&rso;了,等他学会喊&lso;额娘&rso;,哥哥姐姐也早就会喊了。

为了早教,李薇也想了很多招。比如把她练字那一摞纸拿来给四阿哥撕着玩。听说小孩子爱撕东西是为了锻炼手脚的协调和听力。反正几年下来她抄《女训》的纸也攒了不少,前面的都贡献给四阿哥前面的姐姐哥哥了,不过轮到他时也有不少。

四爷进来时就看到素素正把一张写满字的纸往坐席上三个孩子的手里塞,他们嘶啦一声撕开,她就乐哈哈的拍手鼓掌叫好,几个孩子撕得就更欢乐了。

他一出现,一群奶娘嬷嬷都跪下请安,还有人想把四阿哥的奶兄弟抱走。他摆手道:&ldo;等孩子们玩够再说。&rdo;

李薇也不起来,相处久了,一些表面上的礼节她也不太在意了。她递给他一张纸,笑着道:&ldo;你拿着逗逗他,不给他,他还急呢。&rdo;

四爷就拿着那张纸放在四阿哥面前,四阿哥一见他条件反she的大声喊:&ldo;阿玛!&rdo;

李薇就见他瞬间变温柔了,整个人的气质都柔和起来。

&ldo;四阿哥,来看这是什么?&rdo;他柔声道。

她避开,心道这声音比跟她说话都温油啊。

四阿哥张着手一边叫阿玛,一边够那张纸,见四爷一直不给他,急得阿玛也不叫了,就啊啊的大声喊,听语气就是在生气着急呢。

四爷刚要把纸给他,后面两个也发现这里有好大一张纸,蹒跚的扑过来把四阿哥压在下头。后面的奶娘脸都吓青了,有一个都腿软的往下滑。

四爷的脸色也是有一点不好,笑意收了些,可李薇在旁边笑了,扯着他道:&ldo;你等着瞧,他们三个特别好玩。咱儿子不会吃亏。&rdo;

三个大头娃娃滚在一起,很快就你抱着我的脚啃,我坐着你的脑袋这样打起来。四阿哥一开始是被压在下面的,可不知道他是怎么翻的身,把那个最小的九个月的垫在最下面,他滑坐到一旁,一岁多那个就骑在九个月的身上,一手想推开四阿哥,一手去够四爷手里的纸,见四爷不给他,这小子张嘴就喊:&ldo;阿玛!&rdo;

李薇:&ldo;噗哈哈哈哈!&rdo;

四爷也是哭笑不得,这么点的孩子讲不通道理,也是从小养在府里的,跟着四阿哥一起学说话,最先学会的也是阿玛这个词,可亲阿玛肯定是见不着的,对着四爷叫阿玛也不是头一回了。

这孩子的亲额娘膝行着想过来把儿子引过去,四爷把纸递给他,拍拍他的脑袋对奶娘说:&ldo;回去不必骂他,这孩子是个好的。&rdo;

玩够了,三个娃娃都抱下去换衣服,闹这一场身上肯定会出汗的。不擦gān一chui风说不定就会着凉。

四爷与李薇进了西侧间,玉瓶上了茶就退下。

他喝了两口茶才说:&ldo;四阿哥的抓周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这次来的人只怕不会太多。我想着叫你家的两个弟弟带着家眷进来,到时叫他们陪你坐一坐,用顿饭。&rdo;

家人能来可比招待一群不熟悉的客人好多了。

李薇就这么坐着谢了恩,跟着想一会儿叫玉瓶翻翻库房,二弟和三弟家都有几个孩子了,多准备点东西叫他们带回去,还有阿玛额娘那边也能送过去点。

四爷见她高兴,就说起另一件喜事:&ldo;你阿玛这次考评不错,我想着再往上活动活动,看能不能叫他升一升品级。&rdo;

李薇一听之下有惊有喜,把话在肚子里转了几圈才说:&ldo;外面的事我不懂,爷说好那就好。只是别一味只顾着给我家里脸面,千万别误了爷的事,丢了爷的脸就行。&rdo;

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我家人有几斤几两重,四爷您抬举他们是福气,可别抬举过了收不了场,给您惹麻烦,也给李家招祸。

四爷心道素素越来越会说话了,笑着说:&ldo;爷心里有数,你就不必cao这个闲心了。&rdo;想了想又添了一句,&ldo;你阿玛读书是没天份,做官倒还有些门道。爷虽然叫人带着他,可他要是自己不开窍也不行。你只看他年年考评都是优等,可那一府上下,一乡之中地主豪绅都不是好相与的,他能不过不失的熬过三年就是大本事。&rdo;

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李文璧大约还真有这个运道,不然读书不成,却生了个好女儿,年过四十才发达,真是叫人不叹都不行。

李薇实在想像不出李文璧做官的样子,只是这只怕又是好几年回不来。她还想叫阿玛进来看看三阿哥和四阿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