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科举啊科举(第1页)

“果然,官场被士族垄断,那置皇权于何地?但凡有为的皇帝”

大翊皇帝刘信看到这样的问题后,当即发言说道。

“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也是雄才大略,自然是容忍不了皇权受到士族的掣肘,所以便开始了打击世家大族的旅途,而这第一步,便是将人才的选拔权,从世家大族中夺回来!

因此,在登基六年之后,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以取代九品中正制。

而这便是科举制的开端!”

李鸿运简单几句话说完,群里的皇帝们就也开始抒发感慨了:

“还真就是任何制度的变革,都是为了中央集权,隋文帝开创科举制的初衷便也是如此!”

卫国国君李康慨然说道。

“所以说……所谓的人才选拔倒还是在其次喽?”

大魏太子安逸喃喃说道,聊天群的存在,让他短短时间内,对于政治以及权力纷争有了很多新的认知。

若是在以前,安逸恐怕就会直接认为,选官就是为了选出更优秀的人才。

“是的!科举制的诞生,完全就是杨坚为了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回官员的选拔权,就是为了加强皇权!

而隋炀帝继承和发展科举制,也同样是为了进一步的加强皇权。

至于说人才选拔,只能说并不是当时的主要原因。

毕竟,别的不说,南北朝时期的这些门阀,培养出的人才,那都是杠杠的,不服不行!真要为了人才选拔,那还真就直接九品中正得了!”

李鸿运回想着南北朝时期,剧烈动荡下的各种变革,尤其是北朝民族大融合下的各种革新,从五胡乱华的血腥胡闹,到苻坚、慕容燕的汉化尝试,再到北魏一朝的不断进化,最终由北周、北齐在军政方面的尝试,例如府兵制的出现,最终打通了一条通向隋唐的道路。

“这岂不是说,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并没有对不起九品中正制?”

大魏太子安逸的脑回路依旧很独特。

“不能一概而论,南北朝时期,整个天下南北长时间对立,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我说的这些冲突和革新都是在北方的,最终完成大一统的也是北朝。

民族大融合下,这一时期的官员们,才能都是全方位的,上马治军,下马理政都不在话下。”

李鸿运想起隋唐时期的那些个天才们,而后继续说道:

“真正确定科举制,分科目而举士人含义的是隋炀帝,主其中最重要的是隋炀帝设立了进士这一科目,要知道进士这一科在后来可是科举的主流。

不过这时候隋朝的科举制也是有限制的,就是必须有公卿大臣或者州郡官员们的推荐,才能够参加。”

“这不就像是又回到了中正制度,早期的郡中正么?”

卫国国君李康看完李鸿运的发言后说道。

经李康这么一说,李鸿运也是眉头一皱,心里暗暗的盘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