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乱世储存什么资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而窃喜于朝廷的安宁,清朝不灭,天理不容。】

饱受战争之苦的东北各地民众,自发进行反抗斗争。战争初期,日方利用中国人仇恨沙俄侵略者的心理,把日俄战争宣传为亚洲人反抗欧洲人、黄种人报复白种人的战争。于是,在战争初期,东北民众的反抗主要是针对俄国军队的。成立了哈尔滨拒俄会、东省之仇俄会、抗俄铁血会等。《东方杂志》1904第7期的《日俄战争纪要》一文中写道:“满洲各地之马贼势力日盛一日,于东清铁路附近尤甚,俄军虽倾全力以防之,马贼忽散忽聚,疲于奔命。”【此时俄军称之为“马贼”,日后日军称之为“匪”!】

随着战争的推进,特别是日军为修筑安奉铁路强占土地,抢夺木材,敲诈勒索百姓,使东北民众很快认清“日之与俄,殆如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伐木工人“抵死抗拒”,与日军游击于山林之中。1906年,辽东“马贼”一度攻入貔子窝,击毙日本政署人员多名。但由于各地政府和军队按清廷“局外中立”要求,对民众抗争竭力控制和镇压,反抗总体上非常有限。

日本之所以战胜俄国这个强大的欧洲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关各国在名义上的“中立”,其实对日本非常有利。实际上俄国失去了干涉还辽三国中的法、德两国的支持,而日本却得到美国和英国的大力支持。

日本为这场战争耗资20亿日元,其中80%是靠发行公债,而一半以上的公债,是由美国和英国的银行认购。美国不仅借钱给日本,还为日本提供大量军用物资。【日俄战争,是日本出兵,美国、英国出钱出炮的战争。在这场侵略中国东北的国际战争中,俄国实际上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盟友。】

日本赢得了对俄战争的军事全胜,但是,如同10年前的甲午战争最终遭到三国干涉一样,日本很快受到新的干涉。这次干涉,主要来自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盟友美国。美国的干涉方式远比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时的方式要高明得多,也隐蔽得多。

1905年5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召集各中立国驻美使节,商讨日俄战争问题,提议进行调停。欧美各国都对美国的调停表示附和。6月,罗斯福亲自出面调停,并中止了对日本的财政和军事支持。

在美国等的压力下,同年8月9日,日俄开始在美国朴次茅斯进行和谈。谈判中,双方对重新分配各自在中国东北的利权意见基本一致,但俄国拒绝日本要求占领整个库页岛和12亿日元战争赔款的要求。

由于美国的极力调停,日俄最终于9月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共15条。主要内容为:

沙俄割让所占中国库页岛的南部给日本;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将从中国攫取的旅顺、大连及其附近领土领海租借权内一部分权利无偿转让给日本;将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及一切之路及附属权利、煤矿移让给日本;允许日俄双方在东北铁路沿线平均1公里派驻15名“守备兵”。

显然,这个和约的实质主要不是俄国对日本的赔偿,而是日本侵占朝鲜和南满,俄国侵占北满和蒙古。【1。 美国干涉用心阴险恶毒,一是为了遏制日本的乘胜扩张,二是为了肢解中国,并趁机把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对峙局面固定下来,造成长期问题,为美国的远大战略制造伏笔。2。 这是日后九一八事变前后日俄矛盾和冲突的背景。】

这一点早在中国方面的预料之中。因此,清廷早在谈判之前就发表声明强调:“倘有牵涉中国事件,凡此次未经与中国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认。”【张:清廷自以为有预见性的申明很快被证明毫无实质性作用。弱国无外交!面对军事侵略,只有用枪,用炮,用武力予以回应,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朴约签订后,日本随即逼迫清廷承认该约,并提出更进一步的侵略要求。

日方全权代表小村寿太郎和内田康哉与清方代表奕、瞿鸿基、袁世凯,及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进行了22轮谈判,最终于1905年12月22日迫使清廷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其中,正约承认日俄和约条款,由日本接管沙俄在辽东半岛、南满铁路的利权。附约进一步开放辽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6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沈阳、营口、安东划定租界;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地方设立木植公司,采伐木材;中国政府对南满铁路所需各项材料豁免一切税捐厘金;将日俄战争期间日方为运兵修筑的东安至奉天的行军铁路交由日本管理,1923年后估价卖给中国。【正是这个南满铁路,日后在日本大举侵华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其中还规定,倘有土匪扰害地方,中国方面可以派兵剿捕,但不得进日本驻兵界限20华里以内;中国政府务须竭力妥行保全东北三省各地阵亡之日本将兵坟茔以及立有忠魂碑之地。

日本方面随即于1906年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在旅大租借地设立“关东都督府”。日后日本大举侵华的伏笔由此打下。

【1.一场黑吃黑的战争,一个任人宰割的条约。2.这次中日条约签订过程中,远没有先前反对俄国提出的条约时的激烈抗议,一大怪事。3.美国利用日俄战争中对英、日、俄的调停地位,一举登上了世界历史的重要舞台,获得了东亚地区的准霸主地位。这种地位,注定了美国在日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角色,以及日美冲突的必然。4.与近现代中国卖国求荣的中央政府大相径庭,日本明治政府极力为国家利益积极发动侵略战争,并且为此进行充分准备,与清、俄、德的局部战争,三战皆胜。5。 黄:日本利用中国甲午赔款增强综合国力,故为日俄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4)

日俄密约——日俄携手抵制美国插足东北

《马关条约》之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急于谋求生存发展空间的民族资本,逐渐看清“外人假铁路以实行殖民政策”的本质。日俄战争前后,反对美国银团控制中国铁路、矿山的收回利权运动,逐渐在全国各地兴起。

1903年,美国华美合兴公司违约转让粤汉铁路股票,引发了铁路所经过的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民众的抗议,要求废止1898年由盛宣怀经手出让给美国人的路权合同,三省留日学生进一步组成三省铁路联合会,致电呼吁“赎路自办”。迫于强烈的民声压力,美国于1905年同意废止原订合同,以675万美元让中方“赎买”回已经筑成的广州至三水段铁路。【这次收回路权运动,与日本和美国对华中地区进行战略争夺有关。】

在路权斗争前后,美国于1894年强迫清廷签订的限制华工赴美条约届满,海外华侨和国内民众强烈要求废止这一歧视性条约,美国政府对清朝政府的磋商要求置之不理,激起中国民愤。檀香山《新中国报》、上海《时报》等分别发出抵制美货的号召。

1905年5月10日,上海商务总会召开特别会议,会长曾铸提议,“以两月为期,如美国不允将苛例删改而强我续约,则我华人当合全国誓不运销美货以为抵制”,获得全体一致通过。该会随即通电清政府及汉口、天津、广州、香港等21处商务局,得到广泛支持。7月20日,因和美国驻沪领事商谈无果,上海商务总会会议决定采取抵制美货行动,许多行业代表当场签名表示赞同。抵制行动得到在上海的各省会馆、行业公会和各种社会团体的积极声援,并很快得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的广泛响应,纷纷组织拒约会、争约会、抵制美约社等团体,美国对华商业很快陷入全面危机。

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赶紧发表讲话进行威胁,驻华公使奔走于京沪等地,美国传教士也纷纷出动,向清朝官吏和买办们施压。8月21日,清廷发布上谕,称抵制美货有碍邦交,令各省督抚“从严查究,以弭隐患”,并两次电令两江总督周馥严办曾铸等人。直隶总督袁世凯首先带头镇压了天津的抵制行动之后,福建、广东等省也相继禁止。

但是,慑于强大的民众抵制,美国和清廷最终未敢签订限制华工的续约。【1.路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展现出新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捍卫国家利权方面的政治能量,但是,这个阶层向清廷提出的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和责任内阁的政治诉求却迟迟得不到满足。2、孙:著名经济学家###指出,美国一方面倡导中国要门户开放,市场开放,另一方面又限制华工赴美、限制日本人向美国移民,实质就是不对中国和日本开放由主导的“游戏规则”至今仍存在,甚至被部分中国学者吹捧。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应扩大劳动力出口。】

美国对日英等国从中作梗,导致其在粤汉铁路和华工问题上的被动很是懊恼,决心转而和日本争夺舆论压力较小的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