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婢女上为位记晋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缩了手,转头就跟秋茗嚷道:“啊,好烫,快去叫大夫。”

看到秋茗犹豫了一下没有动作,任书瑶急得一跺脚,又转去看自己的母亲,恳求道:“娘——”

一旁的任云心早已是泪水连连,她捏着帕子坐立不安,几次要站起来都被身边的丫鬟压了下去。见姐姐开口说话,她也赶忙看向尤夫人。

尤夫人看着下面乱作一团,眉头微微皱起,又将视线转向孙芷珍,眼中露出不悦的神色。

孙芷珍端坐着,宽大的衣袖里十指紧握,青筋暴起,说话的口气依旧轻柔,“三小姐,勿要慌张。大夫早有诊断,丁姨娘已然痊愈了。兴许是有些激动,微微发热罢了。”

又厉声呵斥身后的婆子,“还不把她带走。”那婆子诺诺应下,从小碗手里直接架起丁氏,连拖带拽就带出小厅。

任书瑶睁大眼睛,恍然明白过来,不可思议地看着孙芷珍,喃喃地说道:“这,这不是……”这几天规矩没白学,草菅人命这四个字到底是没吐出口,但发生在她眼前的事实又实在让她心里难受。她也顾不得什么礼貌了,对母亲小声说道:“娘,我有点不舒服,先告退了。”

尤夫人看着女儿恍惚的摸样,眼神里带着宠溺和无奈,“好吧,既然不舒服,就先别回听风馆了。秋茗,小碗,带瑶娘去我屋里歇着吧。”

得到母亲许可,任书瑶草草跟孙芷珍拜别,就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从小厅到正房距离很近,任书瑶轮着两只脚闷声赶路,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赶到了尤夫人的正房门口,留下一句“谁都别跟来”就冲了进去,片刻功夫,连留在里头伺候的几个丫鬟也被赶了出来。

秋茗见状赶紧吩咐一个正院里的小丫鬟去小厅里给尤夫人报信,然后就在门外急得团团转,生怕主子一个人在屋里有什么闪失。

小碗倒是很能理解任书瑶的心情,窥到内宅争斗血腥残忍的一面,她此时心里也很不舒服,更是暗下决心,要早早脱离这种“富贵”生活。

不过两刻钟的时间,尤夫人就匆匆赶到,想必是心里挂念女儿,也没有心情和罪魁祸首寒暄下去。

尤夫人一到,秋茗就放佛找到了主心骨,“夫人,快去看看三小姐吧,她一个人在屋里,可急死奴婢了。”

尤夫人略一点头,刚要进去,就主意到默默垂首侍立在一侧的小碗,有面露惶急之色的秋茗作对比,更显得从容淡漠,她一抬眼皮,“你倒是不怕瑶娘出事。”

小碗被当众点到,暗暗叫苦,万万没想到尤夫人这会子还能注意到她,只好硬着头皮作答,“三小姐虽然心绪不稳,但举止上没有大出格,奴婢想着,若是独处片刻之后,能自个儿得悟,也未必不是好事。”

尤夫人听了这话,未置一词,只点了她和秋茗,“你们两个跟我进来。”

一进卧房就看到拔步床上皱巴巴的搭着一条黄栌色如意纹薄纱裘,中间微微隆起一个人形。尤夫人哭笑不得,掀开薄被,看着女儿任书瑶一脸烦闷的样子,几缕被汗打湿的头发黏在红扑扑的小脸上,三分狼狈七分娇憨。

“傻孩子。”尤夫人从秋茗手里接过用温水浸过的帕子,亲自给女儿擦了脸,“可是心里不舒服了,跟为娘的说说可好?”

“娘。”任书瑶抱着尤夫人的手臂晃了晃,“我没事的,就是看那个姨娘怪可怜的样子,心里有些不舒服。”

“唉,也是我太娇惯你了,从小到大都不敢让你看到一点腌臜事情,养成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性子,天天就知道读书写字。我看这撞了脑袋,倒还是开窍了一些。”尤夫人轻抚女儿的头发,不紧不慢地说道。

“薛大奶奶的软刀子使的厉害,我看那白氏已经不人不鬼的了,真真可恶,外头还传说她是什么慈善人,我呸。不过,要我说,可根子里缘由还是在薛家大少爷身上,一个男人配一群女人,那后院里可不得翻江倒海的,要是他行为检点,也不至于这样!”

“荒唐!”尤夫人脸一板,“赶快把那些不三不四的念想都给我忘了,什么昏话,这男人是天,女人是地,自古就是这样的规矩,你这样想为娘怎么放心你出嫁呢。还敢点头?好好的姑娘家哪有不出嫁的,要让外人怎么猜测?让你爹爹怎么面对同僚,以后家里人怎么说亲?想不都要想,任家不会有这样的闺女。”

这话说得极重,看着任书瑶满脸的委屈,尤夫人又心软了,她放缓了声音,安抚道:“傻丫头,我可是你亲娘,怎么会害你呢。你那未来的婆婆,最是重视规矩,又不喜欢庶子争产这等事情,要知道崔老爷膝下的三个孩子可都是嫡出。放心,崔家家风如此,定不会有那不三不四的事情。”

任书瑶抿抿唇,隐约有些动摇,“家风……好是好,可这种事情还不是得看男人,也不知我未来的夫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到后头,声音渐弱,几不可闻。虽然即将到来的婚期困扰着她,可同样的,到底还有少女心事,她对这未来夫婿也不是没有幻想。

尤夫人眼见着任书瑶软化了,心里欢喜,大大的夸赞起来,“我那未来女婿,可不是池中之物。不过二十岁的年纪,已是案首,又中了乡试的解元,要不是为了连中三元,想必早就进士及第了。而且呀,不光是学问好,更是能书善画,小小年纪自有名士之风。”

那一句“名士之风”比什么都管用,任书瑶的脑海里隐隐就有了一个白袍宽袖的儒雅身影,“也不知是什么模样?”任书瑶垂着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脸颊上的温度却出卖了她的心思。

“凭我女儿的相貌,那怎么也得配个潘安不是。”尤夫人掩嘴笑了,打趣道,“那定亲的时候,为娘可是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过了,真真是个面如冠玉的好后生。现在什么摸样呢,我可不清楚,不过,说得再好也不如你亲眼见过。兴许再过个十来天,你还真有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