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七零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耿家屯(第1页)

门没关,沈安宁不好直接进去,只能站在门口喊。

“您好,村长在家吗?”

“谁呀?”

走出来一个很是年轻的小女孩,目测和自己应该差不多大,只是没有自己长得高。

“你好,这里是村长家吗?我找一下村长。”

只见女孩朝着屋里喊:“爷爷,有人找你。”

村长家盖的房子是很典型的四合院,北房,东西厢房,前面大门中间连着厨房过道放柴火农具和杂物。

一个四十多岁左右的女人走出来,看样貌很是亲善,沈安宁便朝她笑笑,叫了声婶子。

“哎,女娃是哪家的,我公公在屋里,快进去说话吧,小月,你去倒碗水。”

进了里屋,看到盘腿坐在炕上的村长,沈安宁记得上辈子八八年还是九零年见过他一次,那时候他已经上了岁数了,当时爷爷已经走了好多个年头了,村长家的孙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他们按照爷爷给的四合院地址上门来拜访,当时,是沈安宁和二表弟彭哲接待的他们。

“女娃,你找我是有啥事?”耿从林看着眼前带着两个孩子的女孩,确认了好几遍,他真的不认识。

“村长爷爷,我姓沈。”

一句话,让耿从林回过神来,姓沈!“那你这是来这,,,,,”

“村长爷爷,我爷爷写信回去过,感谢您对二老的照拂,今天我来这里,一是向您表达感谢,其次就是我的确是有事要麻烦您。”

沈安宁顿了顿,“我想和您打听打听望山村的事儿。”沈安宁说明了来意,直言她十天后会作为下乡知青到望山村插队。

“村长爷,我是主动下乡的,不瞒您说,我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他们在这里我实在是不放心。我来之前打听过了,因为望土村和耿家屯是两个不同公社比较偏的村儿,一直没有赤脚医生,我从小和我姑姑学医,西医,中医都懂一些,我想以知青的身份去考个赤脚医生,以后,两个村子的人有个头疼脑热也方便些。”沈安宁说完这番话,便不再言语。

耿从林听了这番话,心里想着不愧是大城市大家族养出来的闺女,见识谋略也不比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差。

他当然知道沈安宁这样做的目的,但他的确心动,要知道耿家屯属于大虎公社,望山村属于芳山公社,两个村子位置偏,靠山,没有赤脚医生,没有学校,村里的孩子要上学都要到别的地方去,前些年有上山的村民受伤摔下来,就是因为没及时止血,送到公社人都已经没了。

“女娃,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和你说明话,望山村的支书王立秋是我亲家,我们这边离得远,闹事的几乎闹不到我们这儿,要是真的能按你说的,老头子我替你作保。”

既然达成了一致,耿从林喊来家里的孙子孙女,让他们去望土村请亲家过来。

待耿从林将事情捡着能说的告诉王立秋后,沈安宁表示因为她带着弟弟妹妹过来的,所以希望能单独住,并且说了想住的离河边近些。

王立秋搭着个烟杆子,想了想说道:“女娃,不是我不帮你,村里实在是没什么空房子,顶多也就是一两户人家有嫁女空出来的一间房两间房。”

沈安宁当然知道这些,顺势说道:“那,支书爷,您说我能不能自己盖个房子呢,我也不盖多,像耿爷爷家这样的房子布局,我留北屋和东厢,盖的小一点,北屋能分成两个卧室,一个吃饭的地方就行,一个东厢房,盖两间连着厨房,拉个小院前面盖两间房当做以后给大伙看病拿药的地方。”

看着两位老人的眉眼官司,沈安宁加了一把火“不瞒二位爷爷,我虽然学医不是太深,但去考试拿个赤脚医生的证,我能下个保证。”

“这盖房子的钱我出,工人也在咱们两个村里找,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速度要快,土坯就在村里买,青砖和瓦片我会想办法让人从公社运过来。”

“我这房子盖的急,还要好,所以工钱我按照城里工人工资算,就按照五毛一天,不管饭,总共盘三个炕。”一边说着沈安宁从背篓中拿出纸和笔将房子的大概布局划了一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沈安宁直接一通输出,把两个老人家还有双胞胎弟弟妹妹惊的不行。

就没见过这么速度的,一张嘴突突突,像是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

王立秋仔细算了算,“丫头,你这个房子地基要你自己花钱买,不然村里这边不好交代,土坯不值什么钱,但是盖房找人上梁的大木头包括窗户,门这些再加工钱,怎么也要一百多块了,砖瓦还得你自己另给。”

沈安宁算了算,这价钱不算太贵,“好嘞,那这盖房子的事情就要麻烦您了。”

将背篓上盖着的布拿开,满满登登的东西,一样一样往外拿,四斤白糖,四斤鸡蛋糕,四份水果糖,一份半斤,四瓶二锅头白酒,一个小布包,沈安宁直接打开数出二十张大团结,塞到王立秋手里。

“支书爷,我先给您二百,到时候房子盖好了咱们再算。”将东西分成四份,两个村子的村长,支书各一份。

耿从林和王立秋说什么都不肯收,还是沈安宁说日后免不得还有别的事情要麻烦他们,另外两个村长和支书那边还要他们去说项呢,要是不收,以后可不敢麻烦他们了。

二人这才收下东西,耿丛林拿着一份准备去支书耿井好家里,得把这事儿说一说。

两个老头拎着东西走到门口,理智才算回来,这,,,,

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