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粮食会战(第1页)

这边安排好了,赵芹立刻给总务处打电话,汇报情况。你说为啥不先汇报,碰上事,还是你责任范围内的,你不给出预处理方案,只知道找上级,那上级要你干什么。

你说后勤处,后勤处职责很明显,只有进了厂里,落了账的才归他管,这种连大门都没进的东西,他管不着。采购也一样,只有需要采购的,他们才管,现在这很明显是不需要采购了啊?那么这之间形成的责任真空怎么办,找上级?不不不,只要和钱有关的全都归财务管。所以这是赵芹的职责。

大家很快就把各自调查的信息反应了过来,整个京城以及周边几个地区的粮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京城提升最大。他们的理由是今年中原大旱,秋粮减产。实际情况如何那不归他们管。

赵芹叫了后勤主任过来,商量这事儿,“罗主任,咱们厂里现在有几天的存粮,如果采用一些定量限制,能吃几天。”

“赵科长,咱们厂里就三天的存粮,要不也不会申请采购了,定量限制,如果不耽误生产的话,最多也就多坚持一天。”

“那好,你安排一下,从今天起,全面取消小灶和中灶,让大灶里面多一点油腥,然后粮食定量供应。我看看厂务能找总厂给我们协调多少粮食,我们最少要坚持八天。无论是国家放粮还是周边地区转运,差不多都需要这个时间。”

过了一会,厂务处厂务科的科长电话都过来了,说总厂会给我们协调五天的粮食,多了也没有。石钢总厂有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红星厂没有,这些粮食就是他们基地的储备粮,防的就是这个。红星厂就是只是一个轧钢厂,但是总厂手里有钢厂,有轧钢厂,有矿场,有学校,有铁路,有建筑队,不可能单独支援一个红星厂。

万幸的是红星厂的供应基地已经建好了,上面的粮食今年还是农民的,今年年底基地主任到岗之后,明年就可以正式运转了。现在他在石钢的供应基地学习呢。

“罗主任,总厂来消息了,可以给我们提供五天的粮食,但是这个粮食是定量的,按照我们原来的吃法,也就是四天的量,我们要想办法,用这七天的粮撑过十天去。实在不行,让食堂多炒点菜。”

“行,我想想办法吧,不太好办,主要是工人会有意见,平时为了给家里省点,中午这一顿猛吃,现在粮价涨了,他们更得在厂里多吃了,咱们厂里在一定量,我怕工人闹事儿。”

“没事儿,我想办法,你先去安排就行。”

现在厂里可不是就赵芹在忙活这事儿,整个厂里凡事工作不紧急的几乎都在张罗,采购要跑着问一下平时熟悉的村子有没有存粮出售,不愿意卖,借也行。厂务要联系其他的大厂,看看他们能不能协调一下。再加上这种应急情况,最忌讳政出多门,赵芹作为第一个接手这个事件的人,天然就是应急处理小组组长,不管级别高低。

罗主任刚刚走了不久,宣传科杨科长就进来了。“杨科长,我长话短说,你记一下,你让广播员写一篇广播稿,大致就是帝国主义在半岛惨败之后,亡我之心不死,在境外通过资本鼓动粮商哄抬粮价,意图制造混乱,中原地区因为天灾减产,但是其他地方增产,影响不大,让他随便编个地方,算了就说东北吧,毕竟近,运进来也快,所以国家不缺粮食,但只是短时间内运不过来,不好平抑粮价,所以我们厂临时限制定量,最多十五天,我们就能打赢这场粮食战争。同一个大院的,相互协调一下,在农村有亲戚的去借一下,先应付几天。然后让个大院管事大爷,最快的速度来总务楼开会。还有今天中午读的新闻简报,多找一些各地秋粮丰收的新闻来读,不拘是哪里,哪怕是某个村上报的,你就让她说是哪个省某地,突出省,弱化地方,制造全省大丰收的误会,但是避开中原地区。南方秋收还没有结束,就找一下当初夏收丰收的新闻。中午放歌改成团结就是力量和土地革命歌,以及东方红。”

所以你真以为广播员,就是拿过话筒来,喂喂,下一个通知……怎么可能,写广播稿,针对性的摘录新闻,做新闻简报。广播内容必须经过审核,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工作,禁止夹带私货,什么诗歌朗诵,唱歌,说笑话,还有什么生活小妙招通通不行。哪怕就是下通知奖励和处罚,那也要严格按照流程,陈述利害。奖励就是为什么要奖励他,他的贡献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处罚也要说明为什么处罚,如果不管会有什么后果,处罚也只是小惩大诫,让大家引以为戒。

这才是广播员的工作,否则单独列一个工种干什么,直接让宣传科办事员干不就行了,厂里的广播员和电台广播员或者叫播音员,也只是叫同样的名字,差距很大,不能平行转换,播音员要求字正腔圆,声音好听,但是厂里广播员主要是考察抓取报纸新闻和写稿的能力,至于发声标不标准,要求不高,听得懂就行。一个好的广播员,面对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教,只需要说明情况,他自己都能快速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是现在红星厂的广播员是个二把刀,水平实在有限,只能事无巨细的交代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科长,东北真的增产啊?”

“我哪知道,东北不是近吗,快去,别耽误了。”

中原天灾减产这事儿瞒不住,因为今年夏天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有中原地区的灾民进京,虽然预计的八天,但是总要留有余量,所以后勤安排的就是十天,宣传直接说是十五天,提前结束了,那就是国家战斗力强,提前取得了成功,至于这些粮商到底有没有勾结境外势力,那就不在赵芹的管辖范围之内了,如果不是,算他倒霉,谁让你这么涨价的。其实这里面有想要制造混乱涨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被裹挟的,别人涨,我也涨。还有一部分能看出这里面的道道来,涨价不敢,怕得罪国家,平价也不敢,怕得罪大商家,干脆大门一关,东家有喜。但是这也造成了市场供应不足,进一步制造了恐慌。

当广播宣传出去之后,在厂里引起了渲染大波,不过不是针对厂里的,而是针对那些粮商和帝国主义的。对于厂里的安排,也挺满意,毕竟暂时定量也不至于饿肚子吗。但是让厂里的领导都目瞪口呆的,这赵芹实在是,怎么说呢,这不就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吗。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办法。

总务处会议室,下面做的一排人,都是厂里选出来的各个大院的宿舍长,至于那些不住厂里大院的人也没办法,听着广播自理吧,反正这些人也就代表了厂里九成以上的职工。

“各位,我长话短说,刚才厂里的广播都听到了吧,现在你们回家,我不给你们记缺勤,安抚好整个大院,今天暂时不要买粮,家里有不够的临时找大院内部协调一下,晚上人齐了之后开个大会,集体协调一下,让那些还是农村户籍的人,发扬一下风格,这个时间应该说刚好家里给他们送粮食的时间。粮食不够的找农村的同志们先借一下,明天大家都来找我汇总一下,看看大院之间能不能协调一下。我可以明确的跟各位说,这一次的高价粮不会超过十二天,没必要储备太多的粮食。这是一次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需要同心协力,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大家一定要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行了,散会。”

这些事儿都安排好了之后,赵芹长舒了一口气,抓紧把东西写成速记文件,送到总务处马副厂长那里,一进门,林书记在那里坐着呢。赵芹一进门,林书记就先给她吃了一个定心丸,“赵科长,我问过粮食部门了,他们说绝对要在一个星期内打赢这场粮食战争。你放心就行。”

“谢谢林书记,不过还是留点余量的好,万一有什么事儿也好应应急。其他厂里怎么说。”

“很乱,有些厂里工人已经罢工跑出去买粮了,但是大部分都没问题,我们各部门也协调了一些粮食,但是用处不大,上边也来命消息了,国家征集了一部分军粮,用于应急,但是我看咱们厂的情况,暂时没有申请。”

“先管好自己吧,十天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预备下一笔钱,万一需要买粮了,拿着现钱总比挂账来的方便。”

“行,过会我给你写条子。还不知道,国家用什么手段呢,这要是从外地运进来,那浪费的人力物力可就大了。”

“林书记,其实京城不缺粮,只要把这些哄抬物价的商人全打了,然后我们就有粮食了。”

“难啊,你知道这些人是配合哪里的行动,全国一盘棋,一个地方乱动,其他地方也容易引起骚乱。”

“左右就江东那一片地方,去年国家太仁慈了。”

喜欢五零见闻录()五零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