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倒霉的三个大爷(第1页)

中午,吃饭就已经定量了,按工种分配,重体力劳动,工作量大的,就多吃,轻体力劳动,工作量小的就少吃。不管饱,不耽误工作就行。唯一一个管饱的就是学生,除此之外,连林书记也一样,就是一个窝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从上到下是一脉相承的。大家中午边吃饭边骂帝国主义和黑心商人,安抚工人的行动算是取得了初步成效。再配合上现在广播里正在读的各地丰收的新闻,工人还是比较安心的。

但是赵芹听着里面有些东西还是不对,比如说,鲁省潍城某个乡今年比去年增收一成,她就说的鲁省某地。这样不行,中原受灾,鲁省和它相邻,不可能不受牵扯,所以她应该说鲁省东部某地,这样才更真实。还是年轻啊,需要好好教育。

赵鑫就这样吃上了穿越以来,最差的一顿饭。赵芹没来食堂,她就坐在办公室里,听各个部门汇报的消息。并且联系了保卫处,让他们帮帮忙,派人出去巡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抢粮的,主要是保护好工人家属的粮食安全。

何雨水倒是接受良好,毕竟她和赵鑫不一样,何雨水前世是被父母嫌弃是个女孩,遗弃到福利院的,福利院的生活水平一般和关联的企业效益有关。在大部分发达地区的福利院是由当地的央企国企承担的,不走地方财政,企业过得好,福利院就过得好,但是一般不会超过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太多。何雨水前世所在的福利院依托的企业是一个日薄西山的单位,所以生活水平一般,再加上穿越过来之后,没有小灶,所以伙食方面一般,赵芹来了之后,她才开始改善伙食。

赵鑫不一样,她是父母未婚先孕的孩子,两个人没走到一起,都不想要她,但是在生活上并没有亏待赵鑫,给她买了房子,雇了阿姨,定期给钱,赵鑫从小到大虽然连父母的照片都没见过,但是她是真的不缺钱。穿越之后,和她一起来的还有赵芹的空间。可以说这辈子,她也没怎么受过苦,这顿饭她吃的是真难受啊。她害怕窝头,所以要的米饭,她也知道籼米没有粳米好吃,但是也不能这么难吃吧。现在的籼米又叫南方粗大米,由于没有经过选育的原因,味道一言难尽,怎么说呢,不一定比棒子面好吃。更何况里面还掺了地瓜干粒,高粱米。

现在想想前世的所谓忆苦思甜饭,高粱米加上全麦粉,简直就是糊弄事儿嘛!怪不得有人说上下脱节,忘记历史呢。现在的棒子面窝头,那都是整个棒子打碎,有的没良心的还会给你掺点玉米杆。小米和高粱米脱壳也脱不干净,大米吃起来发涩。这才是粗粮的味道,反正赵鑫吃不下去,何雨水倒是接受良好,她知道赵鑫吃不动,所以打饭的时候直接少拿了,两个人的饭一个人吃,刚刚好。至于赵鑫会不会饿肚子,想多了,赵鑫包里有糖。

下午算是一个好消息,市里让三个食品厂停工了,然后把他们的仓库清了,支援各街道,和各个工厂,红星厂分到了两吨面粉和五十斤红糖,聊胜于无。但是厂里却接到了一个通知,如果工人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可以暂时从厂里平价购买或者借支,厂里不得拒绝,另外市里从周边紧急调拨了一批地瓜,各厂可以根据自己厂里的情况申请。这就是说明,国家不准备向这些人妥协了,要集中力量打掉这股反动势力。厂里还好一点,比较麻烦的是街道,他们不仅要负责安抚群众,还要尽量劝说那些东家有喜的店面开门。

到了晚上,赵芹心疼两个孩子吃苦了,在空间里闷了一小锅大米。时间不长,锣声又响了起来,这次的会议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协调粮食。其实大部分人家都有存粮,这些人选的时间比较蹊跷,抓的就是普通老百姓还不算缺粮的状态,因为如果老百姓缺粮了,他们再这么哄抬物价,会被饿疯了的老百姓打死的。但是总有例外,今天晚上得到大会,就是协调粮食,但是为了防止有人囤货,易中海定下的规矩是借一斤还一斤一两,百分之六点几的利息。

这么一来,大院里十天的粮食缺口还不到两百斤,几家富裕户凑凑,就拿了出来,最后统计全院余粮,居然高达一千七百斤,贾家更是粮食大户,去年的陈粮还没卖,今年的新粮两家都已经送了过来。看起来事情好像是完美解决了,但是又出幺蛾子了。

上一次整治盲流,不是有三家人选择把户口转成了非农业户口吗,这一次,看着人家有地的人可以轻松的拿出粮食来,甚至可以赚一点点,而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立刻就不高兴了。

“我说一大爷,你这事办的不地道啊,当初我们可是听了你的,把农村的地放弃了,这又来这么一出,弄啥呢。”

“金嫂子,这话你可得凭良心啊,当初我们说的就是猜测,全凭自愿,你这话说的可就太伤人了。”

“噢,贾家是你徒弟,他们家这次沾大便宜了吧,我们家明明有机会赚两个的,现在还得搭进粮食去借,我们亏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想怎么办,当初我说的是全凭自愿,咱们大院农村户口的有二十来家,你们自己家商量好了,来找我办的手续。贾家拿出来的粮食多,是张家和秦家粮食送来的早,你农村也有亲戚,你可以去村里借啊,厂里这几天肯定收粮。”

“哎呦呦,你说的轻巧,原来是我们家的粮食,现在要我们去借,借哪有拿方便。你说说,我们家的损失怎么办,这我可是听了你们三个大爷的话才办的。”

这个时候刘海中坐不住了,“老金家的,这话说的可就过了,当初我们说的是清清楚楚,我们猜的,别人都不相信,就你们相信,怪谁。”要不怎么说刘海中不会说话呢,这话就等于承认了当时我们在骗人,但是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你们三家傻子上当了。这还了得。

原本是金家自己闹腾,现在变成了三家一起闹。直接围着三个大爷要说法,闫阜贵受了无妄之灾,看了赵芹一眼,想求救。但是赵芹没有理他,当初她不牵扯这件事,防的就是今天。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受着吧,三位大爷。

除了看热闹的,没人愿意牵扯这档子破事,王卫国第一个离开,开了一个好头,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的走了,但是刘光齐和闫家三兄弟都赶了过来,开始帮着自家老爹,周围没人,又有了生力军加入,这一场单方面的骂战,很快就升级成了肢体冲突。前院看见之后出来拉架都被打了两拳,好不容易分开了,金家为首的三家人还吆喝这,易中海你给我等着。

分开之后,冷静下来,仗打了,但是问题得解决啊。金家人的意思很坚决,当初你怎么把我们变成非农业户口的,现在怎么给我们变回去,我们家过了年才重新分地,现在回去还不晚。但是现在街道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的,谁有心情给他们办理这事啊。好说歹说,才决定这件事完了之后再说。等打完了,大家才发现易中海伤的最重。

刘海中身大力不亏,还有个儿子帮忙,闫阜贵有三个儿子,只有他,徒弟徒弟回家了,干儿子干儿子看热闹。周利民不是不想上,是不敢,一个现代人,自身没有格斗能力,对于这种与自己无关的仗一般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他没有想过易中海是他干爹,他们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说白了他也没有适应这个社会,还是以个人主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