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有人算计闫阜贵(第1页)

技术科长在拿到资料之后,立刻组织了论证,当天晚上就跑到总厂,拉来了一个技术小组和一台进口的自动手弧焊机,这些人和设备都是胜利厂的。开玩笑,什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钢铁学院再怎么是堂兄弟,那也是外人,咱还有亲兄弟呢。胜利厂作为总厂的亲儿子,设备是要比红星厂要好一点的,但是它的规模也小,但是它生产的东西技术含量要高得多。胜利厂有研发任务,所以别看人家级别不高,但是有资格接收大学生,这个研发小组就有一个材料方向和一个机械方向的大学生。

实际上,赵鑫和何雨水给出来的技术资料,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了,里面有几处她们故意改错的地方,只要一实验就能解决问题,至于送气装置和送丝机,都不用她们两个帮忙。人家技术科自己搞定,现在没有专门的弧压传感送丝机,咱就研究一个电流和送丝速度的对比表,一点点的手调。

同时全新的焊管车间里,一条全新的卷管机正在安装调试,现在的焊管生产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卷管机把钢管卷好,用定型辊固定,然后拉到一边,由工人手动把这条缝焊上,费工费力,效率还低。虽然有自动焊机,一是贵不说,焊接质量还不如手动的。但是这一次的设备调试明显是按照连续生产设备调试的。

研究的时候,赵鑫和何雨水也在一旁帮忙,提供技术灵感,毕竟她们可以在实验室里测试。所以两个技术小组对两个小丫头的评价就是脑子真灵,基础知识虽然不扎实但是学习速度快。由于两个人从小经营的天才人设,所以倒没有人对他们产生怀疑。但是她们两个在这里的的消息对外是绝对保密的。

你想改进,首先你得先把焊机的原理研究透吧,所以,新来的韩书记又通过部里协调了北方电气厂的一个技术小组过来帮忙。他们也震惊于两个小丫头的学习速度,但是很快这个研究小组就变味了,由改造焊机,变成反向测绘,自己制造一台焊机,再后来电器研究所也来了两个人。何雨柱被专门抽了出来,对整个小组进行后勤伙食保障,厂里明确规定,每个人每天最少要保证三两肉的供给。

对比另一个自发进行的研究小组,这待遇差距也太大了吧,有梦想的反土着三人组,能咬牙坚持,易中海无所谓,但是其他的人可就不愿意了,所以整个小组,来了走,走了来的,人员变动极大。实际上只要他们向厂里求援,厂里一定会对他们进行扶持,但是易中海想要增加自己在厂里的地位,三人组则是纯纯的不想和别人分享功劳,所以四个人就是死撑着咬牙不求援。但是机修车间主任和锻造一车间主任,以及技术科,甚至是生产部,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他们就是想和厂里或者说部里支持的那个小组比一下,看看谁更厉害。

两个小组同时在今年爆发这里面有系统的原因,说白了,今年厂子才是国家的,他们去年哪怕是提出来,要么转走,要么搁置,今年才有可能正式启动。但是赵鑫和何雨水不是全职的,她们还要上课,虽然不知道上课有啥用,但是赵芹就是不同意。

四月二十号,中考报名正式开始,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以你们平时的成绩,咱们班前十名不出问题的话进高中没问题,前十六名,有机会拼一拼,前二十五名可以去拼一下中专。剩下的你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但是各位,你们的主要任务不是中考,而是毕业,闫解成,你爸好歹也是个老师,你怎么就能做到稳定全校倒数第一的呢,你这个成绩很危险,毕业难度很高,还是说你准备在初三留一年。”

如果有人是剧穿的,那么这个班里的人他就会很熟悉,因为除了刘光齐和闫解成之外,还有一个同学,那就是娄小娥。人家她爹是厂里的董事,他的女儿自然也有资格在厂里的学校读书了。原来她是在外面上学的,都到了初三了,才转学过来。

一边上课,一边到研究小组那里帮忙,两个人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今年两个人开始抽条了,这也是系统的干涉,年纪太小了,一个八岁,一个九岁,个子也小,很多东西就是只能看看。想动手帮忙,立刻就有人阻止,你说,我动手。所以两个人的帮忙纯粹就是口头上的。但是这种五短身材怎么上大学呢,总不能站在小凳子上搞研究吧。

由于两个人的名声早就传了出去,同时有三个学校盯上了她们,分别是工业学院,青华大学,钢铁学院。石钢中学的校长,还没见到学生呢,压力就已经下来了,要是这两个孩子在你这里受了委屈,你等着。

七月三四五三天中考,七八九三天初中毕业考试,对于两个人没有压力。花了半年两个人的身高长到了一米四多,和同年级的人也不落下风。

闫解成没有参加中考,因为他知道参加和不参加没啥区别,除了浪费三天时间和报名费。但是毕业考试他可是认真的复习了,很顺利的毕业了。他在家里等着去上中专呢,殊不知,他已经什么都等不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闫阜贵在去钓鱼的时候,碰上了一个建国厂的领导,建国厂的人得有一半是从红星厂出来的,所以相互之间很熟悉。“哟,闫老师,你也钓鱼呢?”

“可不嘛,家里孩子多,工资又少,出来钓个鱼,也是给家里添个荤腥不是?”

“闫老师,不愧是老师,就是会过日子。今天怎么跑到这边来钓鱼了,距离这么远。”

“别提了,北海不是封起来当公园了吗,什刹海那边又弄了一个专门划船的地方,怎么钓鱼,只能来这边了,远也没办法啊。”

“唉,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北海那么大还不够他们划的嘛,非得把什刹海占了。对了闫老师,你家老大今年也中考是吧?”

“嗯,怎么,你家老二,也是今年?我还见过他呢,怎么上个高中不成问题吧?”

“你可别寒碜我了,别说高中了,就连咱厂里办的中专都考不进去。这孩子在红星厂上学的时候还行,但是我到了这边,厂里没初中,我就把他送到总厂去住校了,结果一离家,那成绩简直没法看了。你家老大还行吧,你是当老师的,成绩一准差不了。”

“别提了,成绩是真不行,今年能成功毕业我就烧了高香了,不过去年我表现好,给他挣了一个面试入学的名额。还能多混几年。”闫阜贵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优秀,自然也要显摆了。

来人心说终于等到了,等的就是你这句话,“闫老师厉害,我就不行了,既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资格,没能替他拿到这么好的机会,不过话说回来了,就我家老二那本事,就算是能进去,也不一定能毕的了业,还不如早点上班呢,我在我们厂给他找了个学徒工的活,跟着我们厂王师傅当学徒,三年后怎么着也转正了。要是进去读上三年书,还拿不到毕业证,还不如现在安排呢,最起码好听啊。你是老师,狠狠地训训,你家老大问题不大。”

他是个领导,行政编制,他的孩子不是工人子弟,自然不能进工人子弟学校。

“谢你吉言。”

“闫老师,慢慢钓,我走了!”

人走了,但是闫阜贵却开始琢磨了,三年之后拿不到中专毕业证,再进厂,名声还不如现在好听,再说以闫解成的成绩,就算是去上了,能毕业吗。人家现在进厂,等他中专上完了上班的时候,人家已经转正了,这可是多赚三年钱啊。越想越觉得有问题,索性鱼也不钓了,直接回家,打听打听石钢工人子弟学校的毕业情况。

但是说真的,初中毕业才是人喜爱玩的年纪,也是最没心思学习的年纪,这里面的老师也懒得管,相当的放松,运气好的也能蒙个更高级的中专但是大部分都是提前学的总厂各分厂的技术,毕业直接进总厂或旗下各个分厂,等于说是正常入职,三年后转正。因为三年学徒工从54年初开始已经成了死规定,就是因为有个人技术够了但是安全意识没夯实,提前转正,结果出了一个绝对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就是因为他的学徒期不够,没有了解到这一点,就直接上工了。

闫阜贵越琢磨越觉得有问题,上三年学,还得学徒三年总共六年才能转正,万一毕不了业还更麻烦,不上学三年转正,那这学上的有什么意思。

到了家,闫阜贵直接把闫解成叫了过来,“老大,我问你个事,你要去上中专,能保证毕业吗,中专可不比初中。”

闫阜贵是想探探闫解成的底气,但是闫解成理解成了让他表决心,“爸,你放心吧,我去了中专绝对不跟初中似的,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毕业。”

听到这话,闫阜贵心里也多少有谱了。

喜欢五零见闻录()五零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