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收获(第1页)

八月一日,这一天,注定是红星厂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也是红星厂最巅峰的一天,因为这一天,红星厂放了两个大卫星。

第一就是从七月二十三号起,红星轧钢厂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正式开镰收割第一季的作物。第一天随机收获了八亩地的土豆,总共收获了一万八千余斤的新鲜土豆。平均亩产两千三百斤左右,由于土豆含水量太高,亩产对比小麦大米不公平,所以就需要折干计算,土豆的折干率是三成,折干之后,这些土豆的亩产是七百斤,而现在号称增产之王的地瓜,亩产也就六百多斤,折干只有区区两百斤。真正的产量之王是高粱,亩产也在两百斤左右,如果年景好甚至能达到两百五十斤左右。亩产七百斤的土豆产量就够吓人了吧。

这还是由于计划不如变化快,今年春天来的太晚,吴烨之前计划的先种土豆后种玉米,最后种植冬小麦的的计划泡汤了,为了能完成供应计划上的土豆和玉米,只能被迫采用的间种,这样才能在七月底,收获一波土豆。但是间种也有坏处,那就是土豆种在玉米地里,想收获土豆就要钻玉米地。大夏天的钻玉米地,那滋味,体验过得那是有口皆碑。

但是有一点好处就是,供应基地的第一批农业工人,本身就是这些土地上原有的农民,再苦再难的日子他们都过过了,更何况这种小打小闹呢。而且,他们为了防止汗把衣服浸湿了,他们选择光着膀子进去收割。衣服这东西,洗一水,寿命就短一截,除了迫不得已,一般人的衣服是能不洗就不洗,所以看到一个人家里床单黑乎乎的,真不一定是懒,有可能是因为穷。而且玉米这东西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它划衣服,穿着衣服在玉米地里走一圈,衣服寿命得掉两截。

就算是这样,下午收工之后,一边相互泼着凉水,一边听着吴烨在那里算这些土豆的产量,心里那真是开心,要是有没有遗憾,那是有的,要是这些地是自家的,那就更好了。在听到吴烨说,“唉,产量没达到预期啊,可惜了,今年冷的时间太长了,只能间种,要不产量还能更高。”

听着这些话,这些农业工人恨不得打他一顿,但是想想这些种子就是人家吴烨研究出来的,吴烨肯定比他们更熟悉这种作物。国人对于土豆作为主粮,并不是很欢迎,甚至说很排斥,但是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人饿急了,连树皮,树叶,观音土都吃,更别说作为粮食的土豆了。

对于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无论是厂里的韩书记还是杨厂长,都是非常关心的,今天在这里过称,记账的就是秘书科科长,金秘书,这人在杨厂长来了之后就全面倒向了杨厂长,是杨厂长的忠实走狗和大红人,一般的的小打小闹可惊动不了他。而两个人就坐在办公室里等消息。

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还不一样,在双抢的时候,只要天还能看的见,就不可能收工,所以作为平衡,农业工人的考勤相对自由,收土豆虽然并不是一个急茬,但是工人们依然拿出了双抢的热情,收工的时候都快晚上八点半了。天色晚了之后,大家摸黑在地里把之前堆在一起的土豆装筐运出来。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夜盲症,但是这块地,他们闭着眼都能摸个差不多,根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等金秘书统计完产量的时候,震惊的想给自己一个耳光,验证一下真假,但是现场这么多人,没好意思。但是底下,手都快把大腿扭青了。收好统计表,金秘书对吴烨说,“吴主任,要不你看着收个尾,我去找杨厂长汇报一下,杨厂长和韩书记还等着呢。”

“金秘书,你先忙,我收拾一下,就准备安排工人休息了。”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到回家的路上呢,大家自然是要住在农场里,所以,仓库,值班室,办公室,还有一个小会议室,全都改成了大通铺,供大家休息,还有一个工人的儿子,过来临时帮工,帮忙干一些烧水,打饭之类的的事。

金秘书一路走到总务楼附近,然后抓紧跑了一段时间,然后用最快的速度上楼,弄得自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一进门就说,“杨厂长,大喜,大喜,第一天土豆收获出来了,亩产七百斤。”这是最严谨的说法,就是国家统计的标准说法,一定是折干之后的重量,说鲜重,那突出的就是一个不专业。而且这里面到底有多少金秘书的恶趣味,可说不好。

但是杨厂长对供应基地的重视,更多的就是嘴上说说,要不是他承诺过,今天无论多晚,他都等着,他早就回家了。所以他并不清楚,折干和鲜重的区别,但是正常情况下,土豆亩产鲜重在五百斤到六百斤之间属于正常,这突然听到金秘书报喜,说是亩产七百斤,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增产一百来斤,真不是什么大事,种地这个活,和工业生产差不多,由小作坊整合成大工厂,本来就会提高产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前吴烨可是吹过了,今年农场的产量绝对很震撼,但是看着多了这一百来斤的产量,他反而觉得吴烨就是山猪吃不了细糠,还农业大学的学生呢,真是没啥见识,同时也觉得顾经理,把他从农业大学弄过来就是走了一步臭棋,要是他他敢去上级耍赖,也要要一个钢铁或者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来。可惜现在人都来了,浪费了一个名额。

但是他心里不以为然,面上还是不显的,从金秘书手里接过统计表的时候,还是装的很激动的。还顺便安慰金秘书,“金秘书,不就是亩产七百斤吗,你看看你这一路跑的,先喝口水,把气喘匀了再说。”

但是当他看到最下面一行字,的时候,也破防了,土豆亩产,折干七百七十二斤。尼玛,折干七百多斤,再一看鲜重,两千三百多斤,整个人都麻了,瞬间心里不知道是该骂娘还是该庆幸了。庆幸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他任职期间,传出去,他也有面子。骂娘的是,这么大的功劳,和他毫不相关,种子是吴烨的,人是顾经理挖回来的,地是顾经理申请的,他作为摘桃子的人,以后要想证明自己,他的成绩最少都得是顾经理的两倍,要不别说他了,连他的靠山都麻烦。现在好了,顾经理走了,还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劳,这一次的功劳别说分给顾经理一成了,就算分给他一分,都将变成他面前的一座高山。

看完之后,杨厂长故作冷静的对金秘书说,“金秘书,你确定,这张表,你确定,是看着他们从地里收出来的,不是他们提前藏到地里,现在搬出来的,这产量提了四倍,是不是吹的有点过了。”

这话把金秘书问懵了,他也是只看到了,大家从地里搬出来,可没亲眼看见他们一点点的收获,毕竟大夏天钻玉米地,他可接受不了,如果吴烨提前在里面藏好了,也说的过去,毕竟里面什么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杨厂长看见金秘书一愣,也明白了,这位去的时候,在天上飘着呢,没有落到地上,和大家一起去地里看看,但是,这可是厂里少数支持自己的中层,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批评他,让人心寒,反而安慰道,“没事儿,这种情况,你也没经验,咱们都是管工业的,在农业方面缺点项,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明天上班之后,你通知科级以上所有人,只要没有什么事情的,都去帮忙收土豆,咱们亲眼见证一下这高产土豆的亩产到底是多少。”

但是金秘书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杨厂长,这个天钻玉米地,容易中暑不说,而且人真不一定能受得了。”

“那就要求四十岁以下的去,青年人要是连这个都受不了,就应该收拾收拾下车间历练历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明天我们必须亲自去验证一波。”杨厂长想的是,能有多热啊,再热能比的锻炉旁边还热。

“还有一个事,杨厂长,人家农场的人,跟咱们锻造车间差不多,都是不穿上衣干活的,女同志,是不是……”

“行,四十岁以下的男同志,别的还有什么理由吗?”这一下,金秘书看着杨厂长铁了心了要去,也没有其他理由了,但是他是真的不想去,今天看着他们钻玉米地,就感觉疼,那种热和锻造车间那种热是不一样的。看来今天晚上得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躲过明天的劳动去。找几个棒槌陪杨厂长去玩命就行了,自己那八十来块钱的工资,值不当的去玩命,也得给那几个关系好的提前打好招呼,明天要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满满的,最好能把自己今天把四十岁以上的人,和女同志择出来的功劳宣传出去,这可是大恩大德。

喜欢五零见闻录()五零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