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孩子和奖励(第1页)

梁拉娣身体不错,生了之后住了三天院就被医院赶了出来,当然该占的便宜也没有放过的说法,无论是黄豆还是营养粉全都被领了出来。但是出院的时候,却抱了两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是医院送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孩,出生就被扔在医院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呢?

按照大家的感觉应该是联系警察,找人,把孩子还回去,或者直接联系福利院,把孩子送走吧。事实上,人家既然敢把孩子扔在医院,就是没打算要这个孩子,你就算是送回去,被夭折的可能性也极大。至于福利院,现在并不多,而且福利院里怎么说呢,大的欺负小的都是常事,关键是刚出生的奶娃娃吃什么。可别说奶粉啊,现在可没有专门的婴幼儿奶粉,吃多了发热,便秘。至于米油,那个东西更多是乡下人的无奈之举,总不能看着孩子饿死吧,赌命的成份大,大家传的都是靠米油活下来的,至于那些死了的,大家就别往人家伤口上撒盐了。最多就是作为辅助食物来临时应付一下。

现在有很多大医院,就有这么一批孩子,谁家有在医院生孩子的,医院给点东西,东一口西一口的混到三个月,吃奶粉没问题了,然后送走。

小医院没得选,一般就是把孩子送到街道,你们看着办。但是大医院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调查,查清楚院里这些家庭氛围还算不错的产妇的家庭情况,而第一医院恰恰是最有能力查清楚这些问题的,看看人家在哪就知道了。何家就这么入了院长他老人家的法眼,家里不重男轻女,闺女比儿子还受宠,家里的生活还说的过去,刚刚立了功,工资应该还能提一级,厂里也是国营大厂,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呢都很稳定。媳妇也有手艺,能在家里干点小活,公婆不在身边,大院氛围极好。

(这不是编的,我堂姐就是这么来的,我大伯母89年在中心医院生孩子,医院就送了一个小女孩,主要是我大伯在钢厂,我大伯母在市供销社,那个时候计划生育严,多生开除,所以就要了这个女孩。医院每年都要派人家访,持续了十来年。现在我堂姐可比我堂哥强。)

当然这个孩子也不是白送的,医院还多送了两斤奶粉,以及一封介绍信。一封裁缝联合会二级裁缝的介绍信,裁缝联合会和木匠联合会之类的都一样,都是有手艺的人自发组成的协会,接受国家统一监管,里面有三个等级,一二三。但是不是按照水平高低来评定的,而是按照政治可靠度来评级的,理论上你只有入会才能接活儿,每年交一点点会费。

里面九成人都是三级,也就是勉强拿个接活的资格,里面的福利是领不到的。到了二级就能平价买到一台缝纫机作为会员福利了,一级甚至能接到一些指派的任务,甚至参加会里举办的技术改进研讨会,这可都是大大的荣誉。医院送的这封介绍信,等于送给你一个平价买缝纫机的机会,可以理解为缝纫机票。

这事除了何家和梁家知道之外,一大妈也知道,但是被医院下了封口令,就连一大爷她都不敢多说。至于同病房里的其他人,医院给了一个说辞,那就是这孩子生下来弱一点,送到专门的检查婴儿的医生那里去做检查了。对于这个说法,大家是认可的,毕竟医院是国家开的,国家会骗人吗,不会,所以,虽然大家也是将信将疑,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此事与我无关。

何家已经被赵芹和过来帮忙的秦淮茹收拾了出来,仍然是何雨柱拉车,后面推车的变成了他的两个爹。连何雨柱的后妈白氏都跑了过来,她现在靠何大清养着,适当的巴结一下何大清的儿子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儿。人回来之前,白氏还专门找人把炕收拾了一下,就是在炕上铺上了一两公分厚的筛过的,炒过的黄土,细细的加水压实,然后才往上铺席子,毯子,褥子,最后借柴火把炕烘了一下。

这白氏事儿办的很漂亮,但是就一件事不怎么地道,那就是她一分钱都没付。全是赵芹付的钱,反正何雨柱欠她钱也不少,也不差这一万两万的了。要不赵芹怎么感慨这是养了一个儿子呢!不过何大清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何雨柱借的钱全还清了。

白氏对此并不是很高兴,因为她觉得既然已经分家了,就应该各过各的,但是何大清还的是娶儿媳妇的账,所以话真的不好多说什么。这人你说她好吧,她把何大清的钱看成她自己的,何大清给何雨柱还账她都不高兴,你说她坏吧,她主动接过了伺候月子的任务,每天何大清走了,她就过来,中午在这里吃顿饭,晚上卡点回去,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总之就一句话,只要不提钱,咱们就是好朋友。

何雨柱媳妇一次生了双胞胎,轰动了整个大院,而且是龙凤胎,好多小媳妇都拿着东西过来沾沾喜气,有的拿一个鸡蛋,有的拿二两黄豆。但是何家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全都拦了回去,说是刚生了双胞胎,身体弱不适合过度打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一大妈对于这件事感受颇深,“老易,我看医院里也有几个孩子,咱们……”

“你忘了咱们怎么养那个白眼狼的了,你要是喜欢孩子,你就去东旭家看看棒梗,柱子那边你少过去,我送他媳妇去医院,那是我作为院里的管事大爷,不去不行,你倒好你在医院一呆就是一天。”但是心里想的却是,本来何雨柱是个不错的养老送终对象,可惜他和赵芹走得太近了,而且他媳妇也太精明了,再加上现在何大清居然回来了,这算什么事儿。

八月十二号,终于休息够了的何雨柱,颠颠的去上班去了,上班第一天下午,就赶上了部里的表彰大会,人家特派员在这里等了好几天了,一个研究人员,一个后勤人员家里都在生小孩,毕竟是功臣。

参会的人里面,包括已经退休的林书记,赵芹,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外加何雨柱,以及吴烨。

会议内容乏善可陈,毕竟没有观众。但是奖励却很大方,首先是吴烨,授予冶金部个人一等功一次,一个研究农业的,拿到了冶金部的一等功,也挺嘲讽的,但是谁让人家组织关系在冶金部呢。农业,农工,粮食三部小锄头都抡的冒火星子了,但是就是没挖动,人家不去,系统不让去,主要是大家要把所有的外来户约束在所谓的剧情里,不让出去瞎祸祸。

整个供应基地的所有人,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毕竟这一次育种功劳主要都在吴烨一个人身上。

但是反过来,焊机研发小组这边,就不一样了,功劳主体是集体的,所以得到了集体一等功,林书记,赵芹和何雨柱拿到了个人二等功,赵芹和何雨柱这两个是给谁的大家心知肚明。整个研发小组的四个重要人员,拿到了个人三等功。就连秘密车间里的生产工人都拿到了一个集体三等功。唯有杨厂长,只是参会。但是在会上,领导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自动二保焊机,国家已经在和某些国家讨论技术转让问题了,价格还不错。

至于奖励,和医院里那个院长猜的很像又不像,那就是大家工资集体提一级,职务等级不变,但是领上一级的工资。以后升职,工资也会再升一级。比如赵芹现在是十五级领十四级工资,等升一级之后,十四级领十三级工资。

最后就是奖金,稀松了了,每个人十万块钱,但是大头是加班补贴,虽然整个研发进程只有六个月多一点,不到两百天,但是加班最多的人居然达到了近一千个小时的加班时长。这一次厂里定的加班标准非常高,基准线达到了四千块钱一个小时。这个就是上限,根据不同的贡献依次往下降。

赵鑫和何雨水,以及红星厂的技术科长,还有胜利厂支援的两个大学生,以及北方电器厂支援的一个技术员全都拿基准线。何雨柱最低,他一个小时只有一千两百块钱,但是他时长高啊,何雨柱居然有近七百个小时的时长。

最终,赵芹拿走了赵鑫六百小时的加班费,总共两百四十万。没办法赵鑫不是厂里的职工,她干的每一个小时都是加班。何雨柱拿走了何雨水的两百四十万和自己的八十万。当然最多的就是胜利厂支援的那个大学生,拿到了四百万的加班费。

但是针对吴烨的奖励却出问题了,怎么给,这些种子是人家自己带来的,为了这些种子他花了多大的力气,谁都没法统计。最终在冶金部的点头下,做出了奖励办法,整体提高供应基地的级别,提升到总务处下第一等级科室,但是由于吴烨年纪太小,而且还没有结婚,按低等级定级,也就是说和赵芹一样是十五级。

吴烨这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催婚都是厂里领导出面的。这个时候吴烨心中又飘过了赵芹的影子……

喜欢五零见闻录()五零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