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闫家闹剧(第1页)

要说吴烨,他真的琢磨着赵芹是个良配,长得漂亮,能干,也会教育孩子,关键是她大概率是穿越者,而且拥有一个奶妈系统,未来的孩子成长不成问题,两个人或许有共同话题。之所以这么想,就是他把他的娶妻标准,也就是听话,贤惠,漂亮,这个条件给他妈说了之后,这小一年,也给他介绍好几个了,不是长得不够漂亮,就是太闷,不喜欢说话,可是思来想去,反而觉得赵芹越来越合适了,可惜她已经有一个女儿了,他也不想当后爹。

八月十六号,下午,现在几乎天天去钓鱼闫阜贵带回来一个信息。说前门那边有个人骑了一辆报废车摔成残废了。怎么回事儿呢,前几天那个王爷,十五号下午去买自行车了,找的姓韩的营业员。但是姓杜的在胡同口被人敲了闷棍直接没了,所以什么都没来的及干,这王爷买五成新的二四车,当然就卖给他一辆五成新二四车,其实就是报废车。拿到车之后还一直看着上面的锈迹,啧啧称奇,“像,真是太像了,和真的一模一样。”

出了门也不敢骑,毕竟人家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这车必须大修才能骑。过了一段路,看着人家确实是看不着了,直接骑车骑上了,别说这车挺给面子,只是吱吱扭扭的响,没把他直接摔下来,但是走了不远,建设公司,正在挖沟埋自来水管呢,车子压上了一小块石头,这一压,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喀嚓,车散架了,他人还好死不死掉沟里了,年轻人顶多也就是疼两天,但是他可有一定年纪了,直接骨折了,而且这附近又没有人来,等人家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虽然现在是初秋,但是把一个骨折的人晾在沟底一晚上,可不是啥好事,大家救人的时候,这王爷还受了几次二次伤害。

前一天,刚刚看了人家热闹的闫阜贵,家里立刻被人看热闹了。原因是闫阜贵拿出工作介绍信,让闫解成去厂里上班,为什么让他十七号去呢,因为只有这天,才不会被厂里白嫖劳动力,食品三厂十七号刹工资,从十八号起,就是下一个计薪周期了,而每个月一号之后来厂里报到的学徒工在十七号之前的全都是厂里白嫖的劳动力。

闫解成一看,这个东西,顿时愣了,自家老爸还有这能耐,但是闫解成可一点都不想上班,上学多舒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没人管,殊不知那是老师放弃他了懒得管他。更何况,他从小到大的死敌之一刘光齐能继续上学,凭什么他就得去上班啊。

“爸,你不等着我去上学吗,我要是去上班了,到时候还得办停职,就半个月了,不够麻烦的,要是能留着,你就先留着,等老二老三长大了再说,要是不能留着,就找个人卖了吧,换个百八十万的不成问题。”

“上什么学,上上三年学,出来之后还是去钢厂或者矿场当学徒工,还不如现在就找个厂上班呢,三年后,你都转正了,人家才开始学徒呢。至于上学的机会,我给你弟弟留着。就你那成绩,去上学也是浪费机会。”

“爸,你怎么这样啊,我可是家里老大,你看看人家二大爷,哪怕刘光齐都考上高中了,还不忘拿名额给老大铺路呢,咱家倒好,我什么事都得给小的让路,我不管,我就去上学,这破班谁爱上谁上。”

“你觉得他刘海中家好,你去给他当儿子啊,他连自家儿子都不管不问的,我告诉你,明天拿着介绍信去上班,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在这个家里,是我说了算的,不去上班,你以后饭都别吃了。”

“我还就不信了,爸你是不是把我的上学名额给卖了,我说怪不得这几天咱们家又是自行车,又是收音机的,你说优秀教师的奖励,我就觉得不对,前年赵姐拿了部里的先进个人,才给个暖瓶,你一个优秀教师,脸大还是怎么着,能给你辆自行车。你是不是把我上学名额给卖了,你要不说,明天我就去厂里查查。”闫解成反应速度并不慢,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闫阜贵平时还是讲道理的,当他不讲道理的时候,八成都涉及一件事,钱。

“你放屁,我是那种人吗,你成绩不行,就不要浪费机会,让你弟弟上学。”

“我成绩不行,我也是家里的老大,凭啥让我让着弟弟,我用不着,我卖了那是我的东西。你口口声声说那名额留着给老二老三,那你这自行车和收音机是怎么来的。你说不清楚,我就去厂里问问,什么时候优秀教师还发自行车了。”

“我看你敢!”

“我有什么不敢的,我才是家里的老大,你有啥好的都向着老二老三,到时候他们长大了结婚了拍屁股跑了,是我给你们养老。”

“我呸,他们敢,我养他们这么大,他们不给我养老试试,我去他们厂告他。”

“那行,等你老了,老二老三给你多少钱,我给多少,多了一分没有。”

爷俩这事儿以闫阜贵妥协告终,他是要脸的人,万一闫解成真去厂里核实了,他就不是丢人的问题了。但是闫解成可以确定,自己的入学名额九成九的是被闫阜贵给卖了,但是还算有良心给他留了一个上工名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最终闫解成还是不解气,跟两个弟弟说,“老二老三,你们也看到了,咱爹手里还有个入学名额,到时候好好学习,到时候,别让咱爹再说你们就算去了也毕不了业,那就别浪费资源了。这个名额要是在咱爹手里捂烂了,我揍你们俩。”

这场矛盾的根源还是在赵芹身上,当初要不是赵芹建议闫阜贵去争取优秀,他就没有这个入学名额,没有这个入学名额的吸引,闫解成就不会最后拼一年混了个毕业证。没有初中毕业证,他就不会有任何期望,就会老老实实的去找个临时工先干着。

(个人推测:闫解成绝对不可能是高中生,38年出生的闫解成到60年都22了,五十年代的高中生,只要不太挑是不可能找不到工作的,有了工作就要分房,他根本不可能还住在家里,也许他分的房也在大院,但是这又不符合当时分房尽量不要分在一起的分房政策,这是为了防止家族做大,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闫解成初中没毕业。话说65年闫解成都奔三了,为啥没孩子。另,56年之前,对于招工年龄下限几乎没有,只要厂里觉得行,那就招进来,为的是给战争孤儿一个活路,没有童工这一说,但是不到18不能转正。这个年龄出自导演的回忆录。)

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爷俩之间的矛盾就不会这么早,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闫解成会理解父亲的用心,会变得更成熟,懂得迂回解决问题,就不会爆发这么大的直接冲突。但是,现在闫解成盼了一年,努力了一年,就为了能和刘光齐一起上学,不被比下去,所有的期盼瞬间化为泡影,再加上十六七岁的小屁孩正是最冲动的时候。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