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摆谱儿普通话发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br>

美国历届总统上任后,都要举办国宴来答谢帮助过他的各路神仙。这第一次国宴的入场券,可谓是精英人士们争相抢夺的宝物。约翰·肯尼迪总统的社交秘书利蒂希亚回忆说,曾经有人向他行贿5000美元,只为了能够出席一次国宴;林登·约翰逊总统的社交秘书贝希·埃布尔则回忆说,曾有一个男子打电话给他,说自己的妻子马上就要去世了,惟一的愿望就是能参加一次国宴。埃布尔把这对夫妇邀请到了白宫,可是过了很久,他又遇到了他们;小布什上任后的第一次国宴,也极大地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许多人施展各种手段以获得一张请柬。国宴开始前,布什的“军师”卡尔·罗夫收到了40多个人打来的电话或是发来的电子邮件。罗夫不得不对所有这些人说不,因为这次国宴的名额限制实在严格。

中国的商人们也逐渐学会了利用与领导人同行的机会,来提升自己与企业的形象。2002年,浙江星际实业董事长陈时升在电视里看到,新希望集团刘永言跟随国家领导人一起出访,于是开始密切关注领导人的出访安排。2003年底,总理###将携经贸代表团出访非洲,于是陈时升在一次饭桌上向温州贸促会的人提出了申请随团指标的想法。很快,温州分到了两个指标,陈通过各项审查,如愿入选。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已有40多位温州商人与###、###、###等国家领导人一起飞往了世界各地。紓紜矠

有分析人士认为,和领导人同行虽然可能获得一些现实的商业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本身包含了政府对他们的认可,等于开了一张特别的信用证,对商业来往是大有帮助的。对这些企业家个人来说,也借此踏进了一个更高的交际圈子。

著名商界领袖也是后进者们想要攀附的对象,有人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2006年6月底,经过数次的网上竞价,步步高电子公司创始人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的捐赠承诺,获得了一次和“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段永平和他的妻子、朋友共7人一起,与巴菲特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叫做Smith & Wollensky的牛排馆一起吃了一顿饭,已经处于半隐退状态的段永平立即成为媒体的焦点。有人查出,段永平目前的个人资产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6。“装腔作势”:强者自有强者的气派(1)

[神态举止]速度较慢、幅度稍大、从容不迫,是权势人物走路的突出特点。

[语气腔调]强者有强者的表达方式,他(她)一开口,不管他(她)说的是什么,气势与腔调就与其他人不同,不知不觉地宣示着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是公众从生活中得到的结论,也是很多人对强者的期待。

[仪表打扮]那些老板、经理们很清楚,他们穿衣打扮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看或者亲切,也不是让自己更舒服,而是展示出权威性,甚至保持与部下的距离。

上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以火箭般的速度登上了德国权力的顶峰。他的法宝之一,就是他那富有蛊惑力的演讲和救世主般的举止神态。他展现给公众的有力的手势、坚毅的神情、铿锵的语调,以及不容置辩、舍我其谁的口气,强烈震撼了德国的普通民众和上层精英,让处于经济衰退中的德国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人们说,这才像一个帝国的元首。举国上下狂热地崇拜他,有人见到他时,像“触了电一样浑身颤抖”。

以下是一些回忆录中对希特勒神态举止、演讲风格的描述:

“他走路总是步伐稳健,从容不迫。当他走向欢迎的人群时,他的步伐近乎是庄严的”;

“他在演讲前一定要沉默很长的时间,一直等到群众由闹到静,他才在惯用的低沉语调中开始演说……先是很低很低的声音,全场的人连呼吸都可听得见时,然后突然抬起头,挺直胸,瞪圆眼珠,有节奏地将每一个煽动性的词语呐喊出来”;

“他喜欢挥舞拳头,用拳头砸向掌心,或是用手指指向前方,或是将握紧的手掌伸开”;

“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坚定,常常放射出审视的目光。讲话时既能释放出热情,又能表达愤怒、冷淡和蔑视……”

这些动作、表情、语调,都是典型的领导者与强力人物的标志,释放出有关力量、权威、信心的强烈信号。

其实,早年的希特勒是个腼腆、沉默的人,在政治运动中经常手足无措,被上司评论为缺乏组织才能、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后来人们所知的这些做派,都是他长时间严格训练的结果。他在纳粹党内崛起时,就已经开始在私下里练习他那著名的手势。

希特勒上台之后,第三帝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特地将歌剧演员保罗请来,作为希特勒的形象教练。他们预先把希特勒的各种手势拍照下来,选择出那些能够加强他高高在上的领袖形象的动作。对希特勒在公开场所的一举一动,包括如何走下汽车、如何与人握手、如何步入会场,以及在大小型庆祝活动中的问候方式等等,保罗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在参加重大演讲前,保罗和希特勒都要预先排练,有时直到深夜。

尽管在今天的人看来,希特勒的表现有些夸张——这种夸张迎合了当时环境下德国民众的情绪,不过如果除去夸张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的这些动作、表情、语调,也为古往今来的领袖、成功者、布道者、有钱人等强势人物广泛使用,是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

这些特有的动作、表情、语调,以及衣着打扮、仪表姿势等,构成了强势人物的独特气质,在他们身上标示着不同的身份记号。人们根据生活的经验,形成了这样一种看法:领袖自有领袖的风度,为官者自有为官者的仪态,有钱人自有有钱人的派头。民间类似的说法有“官有官体”,“财大气粗”等等。“官体”、“气粗”就是一套符号系统,通过它们,普通百姓判断这个人物是否有权或有钱,上层阶级决定是否接纳他为其中一员。如果没有与身份相对应的仪态、气度,人们就会自然地产生怀疑;即使身份属实,也会抱着本能的排斥、轻视心理。

也就是说,这些仪态、气度不仅是人们用来识别成功者的标签,也是他们内心中对成功者的期待,不仅“是如此”,而且“应如此”。他们需要成功者有成功者的样子,领导者有领导者的样子。希特勒正是因为满足了当时的德国对元首形象的期待,顺利地爬上元首的宝座,并至死都牢牢地把持着政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装腔作势”:强者自有强者的气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