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轮回不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惦念的人还是自己。于是她颇为郑重其事地表达了对皇上隆恩的感激之情,随即又没什么诚意地表示自己也十分思念皇上,但是自己因“悍妒不逊”而被逐,实在无颜再回宫面君。说完这些,她也未再费心去理会高力士频频示意的目光,径自兴高采烈地吃起那些她平日就非常喜爱的菜肴,看得一旁的李隆基心中颇不是滋味,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把夺过她手中的筷箸,拦腰紧紧地抱住了她。

杨玉环吃惊地看着眼前赌气不言的那人,“三郎——,怎么会是你?”

半晌,那人闷闷地哼了声,“我后悔了。”

这孩子般的赖皮话,令她一时间哭笑不得地愣在那里,待看清那人身上的装扮,她终于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第二章  长恨(三)

虽只小别一日,李隆基却发觉自己越发离不开玉环,她的所谓“悍妒不逊”只让他看到她对自己用情之深。她不是在以一颗妃子的心逢迎他,而是把他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夫君来爱,每念及此,不由得对她的怜惜之心更甚。

杨玉环也感觉到李隆基对自己的感情经此事后又深厚了许多,几乎日日都来她宫中,虽不至于夜夜留宿,但起码要与她见面倾谈几句才觉安心,而且每次外出游幸也必少不了她相伴左右。每当两人琴瑟相和共谱新曲时,她都能清楚地看到他眼中那份深深的眷恋。也许,帝王之爱也可以专一,可以长久的吧?毕竟他与刘彻并不是同一个人,其实她与阿娇也已不是同一个人,当年的阿娇义无反顾地为刘彻付出了全部的爱,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如今的玉环是不是还有勇气再次倾尽所有地爱一次?

“三郎对玉环情深意重,玉环心中自是感念不已。可三郎不必因玉环之故而对杨氏一门荣宠过甚,我的父兄都已获得了封赏,就连远房的兄长国忠也官居要职,杨家已算是光耀门楣了。如今又要将玉环的三个姐姐都封了一品夫人,并准许她们随意出入宫门来看我,这样必然会引起其他妃嫔的不满,甚至连朝中上下也会多有微词,实在令玉环深感不安。”

杨玉环这番极有分寸的话让一旁的高力士听了暗自点头称许,可此时为情所迷的李隆基却根本听不进去,他笑着拉起跪伏于地的玉环,温声道:“玉环不必多虑,你是我的妻子,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给自己的家人一些赏赐完全都是家事,与臣子们何干?至于那些妃子们有何不满那更是不足为道的事情,她们怎能与玉环相比呢?玉环是我的至宝,我当然要将这天下最好的东西全部送给你。”

杨玉环久久凝视着他那双满含深情的眼睛,脸上终于慢慢露出一抹明媚的笑容,罢了,今生,我愿再信你一次,用此生的爱来了却前世的夙愿。

光阴荏苒,岁月静好,李隆基与杨玉环两人一直琴瑟合鸣相知相伴,可是江山美人,又有哪个帝王真正能够兼得?当“渔阳鼙鼓动地来”之时,已注定了他们今生的永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族组成15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长驱直入,不到月余就攻占东都洛阳,控制了河北、河南的大部分郡县。唐室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与安禄山部对峙,据险死守,保卫京师。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部于灵宝西原大败哥舒翰军,夺取潼关。

“潼关破了!娘子,你一定要救救我们杨家啊!”杨国忠惊惶失措地跪在杨玉环的面前,脸上尽是恐惧之色。

杨玉环最初也被惊得半晌无言,待镇定下来,忙扶起还在浑身发抖的兄长,温言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安禄山的叛军已攻陷潼关,杀奔长安来了。如今前廷已经大乱,群臣意见分歧,各执一词,其中竟有人劝圣人禅位给皇太子,让其领军拒敌。如此一来,国忠性命危矣,杨氏一门性命危矣!”

杨玉环轻蹙蛾眉,叹息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大唐江山不保,杨氏一门又何存?”

“娘子所言极是!可这大唐江山能否得保,全仰仗圣人一人啊!圣人的文治武功天下无人能及,只有圣人才能号令全军,合力诛杀安逆,平定叛乱。若换了那早有不轨之心的太子李亨领军,不但叛乱难平,只怕是又多了个谋逆篡位之人!”

杨玉环闻言一惊,“国忠是说太子也要谋反?”

杨国忠点头说道:“娘子一向不理前朝政事,想是对太子近些年来私自交结边将、拉拢朝中大臣之事不甚清楚,李亨他早有夺位之心,只是一直被国忠牵制,这才不得不隐忍多年,如今若他兵权在握,必定第一个诛杀国忠及杨氏一门,而后就是要夺取皇位!”

“这事圣人不知吗?”

“圣人明察秋毫,当然清楚得很,可李亨毕竟是太子,终有一日这江山是要传给他的,只要他不太过放肆,圣人也就不会过为己甚。但如今叛军压境,城破在即,圣人已乱了方寸,只求速解京师之危,哪里还会思虑得那么周全?娘子,现在只有你能劝得动圣人,无论如何,不能将兵权交于太子之手啊!”

沉重地点了点头,杨玉环的心中隐隐预感到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章  长恨(四)

李隆基听了杨玉环的劝说,没有禅位给太子,可长安城毕竟是保不住了,于是在禁军的护送下,众后宫妃嫔及朝中重臣们跟随玄宗皇帝开始了一场以西狩为名的逃亡。

离京的第三天,逃亡队伍到达马嵬驿。禁军在驿站外围分营驻扎,玄宗等人就在驿站内暂时安顿下来,身为外相的杨国忠骑了马去驿站外巡视。

午后不久,驿站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众人这才发现,驿站竟已被禁军层层包围,一场兵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远远看到挑在士兵枪尖上的杨国忠的头颅,杨玉环从最初的震惊中忽然完全冷静了下来,她拉住欲冲出驿门外的李隆基,柔声道:“无论发生何事,三郎都要善自珍重,勿以妾身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