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论语 讲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很完备,实际呢,人们都没有一点诚敬之心;临丧又不哀,这就是春秋时候的情况。“吾何以观之哉?”让我怎么看得下去啊。这一句是对整个《八佾》篇讲的礼崩乐坏,到处违礼、僭越现象的深刻的批判和深沉的叹息。

《八佾》篇讲完了,你看最后一句“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照应第一句“八佾舞于庭”,孔子说“为礼不敬”,这哪里是真正的礼呢?礼都乱了套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里仁第四(1)

《八佾》篇是孔子对春秋末年社会现状的诊断,看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样的病症。接下来呢?既然把病根找出来了,就要对症下药,第四篇《里仁》就是孔子开的方子。医生开方子总是用多味药。在中医里药有“君臣佐使”之分,第一味药称为君药,其他的是臣药、佐药、使药。因为第一味药是药方的关键。那么治当今天下混乱、处处越礼的这个病的最关键的一味药是什么呢?从本篇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仁”。 《论语》二十篇的题目都取自各篇的第一句,比如,《学而》篇取“学而时习之”“学而”两字;《为政》篇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之“为政”二字;“八佾舞于庭”取“八佾”,为《八佾》篇;“里仁为美”取“里仁”,为《里仁》篇。题目叫“里仁”,说明仁是这个药方子里最核心的一味药。“仁”字,从字面上看是两个人的意思,表示人与人之相亲。仁者,爱人也,儒家讲的仁是推己及人,由父子关系推导出君臣关系和其他的上下级关系,由弟兄关系推导出朋友关系,由夫妇之道推导出一般的男女关系。仁,爱人,这就是孔子开出的治理天下混乱的药方。仁又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是儒家的最高的精神。孔子的学说就是以仁为体,以礼为用,有了仁作为基础,礼自然就生发出来。有仁而致礼,天下违礼的病也就药到病除。故治病之根本在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在古代,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里。“里仁为美”,即居住于有仁德的地方是最好的事情。要治理天下,就是要使天下人居住于有仁德之地,使天下之人都归于仁心。“里仁”就是孔子说的“天下归仁焉”,天下都归于仁德。“里仁为美”,大家都居住在有仁德的环境、氛围当中,那自然是最美好的事情了。“择不处仁,焉得知?”“知”通“智”,智慧;“择”就是选择。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你选老师、选居住地、选学习的内容……不管你选择什么,都应该选有仁德的。选老师,要选仁者;选居住地,就要选一个民风好的、有仁德的地方。如果你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那样就说明你没有智慧。智者才懂得追求仁德。智者和仁者是有区别的,仁者的境界更高,智者虽然达不到仁者的境界,但是他具备了辨别能力,辨别得出谁是仁者,谁不是。如果你没有智慧,那么你首先连谁是仁者、谁不是都辨别不出来。如果天下人都能居住在有仁德的环境当中,天下人都能崇尚仁德,那天下自然就太平了。里仁为美,这就是孔子提出的治理天下的办法:使天下之人都安于仁德。《论语》每一篇都有纲要,《为政》的核心是“为政以德”,《八佾》的核心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理,“里仁为美”就是《里仁》这一篇的纲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就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贫困。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可以守住本心,即使遭遇穷困,他也可以守住本心,安贫乐道。没有仁德之心的人就不同了,穷困太久了,他要么献媚,要么偷鸡摸狗,不安本分,结果越来越堕落。不仅如此,不仁德的人还“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实行仁德,心安,所以能长久地保持心境的安乐,而不仁者,不实行仁德,心不安,所以无法长久地快乐,即使高兴也是短暂的,如过眼云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利”当“求”字讲,这是说仁德的人安于仁,智者则追求仁。智者认识到仁的境界很好,他就要去追求,他还在追求,就说明他还没有达到仁,他还不是仁者。仁者就不同了,他已经具备仁德,所以就安于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人”,“好”读hào,“恶人”,“恶”读wù。好是喜好、称赞、赞赏的意思,恶是厌恶的意思。只有仁者才能够真正地赞扬人与厌恶人。意思就是说,只有仁者才能够公正地评判人,分辨人的好坏。不少人评判是非是以一己之私心为标准,不是以仁德之公心。比如,某个人一天到晚给我提意见,我就认为他太坏了,那个人经常给我小恩小惠,天天给我送点小东西,我就觉得这个人太好了——不是根据对方的品行来作出评价。当然这是夸张了,但我们一般人通常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评判事物:对我好的就是好,对我不好的就是坏。而真正的仁者是以公心来对待事物,他的标准是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天道,而不是看它是不是对我有利。这就是天理人欲之别,小人讲人欲,君子讲天理。同时,这句话也是对仁者的注解,仁者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是能够好人,能够恶人的人,是可以长处约的人,是可以长处乐的人,是安仁的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里仁第四(2)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就是如果的意思,“志”就是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立志求仁德,他就不会做恶事了。“恶”读è,表示坏。立志求仁的人虽然他也可能犯错误,但是他不会存心去做恶事、坏事。他当然会有一些过失——可能事情没做好,或者好心办坏事,但他不会去做恶事,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和“贵”意思不一样,“富”是指有钱,“贵”指地位高。“欲”就是想要的,财富、地位都是人所想要的。“不以其道得之”,不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来得到钱财、地位,“不处也”,即使是得到了,我也不会接受,也不会去享受、接受这种名誉、地位、钱财。比如你对我说,你把那个人杀了,我就给你十万块钱,于是我为了十万块钱就把他杀了,这就叫不以其道得之。不以正道取得的富贵,我是不会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是指没有钱,“贱”是指地位低下,贫穷和地位低贱,这是人们厌恶的。“不以其道得之”,这里的“得”应该当失去讲,意即摆脱。如果不是以正道去摆脱贫贱的话,我也不会接受。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你对我说,你给日本鬼子办事,就给你钱,给你官做,这样就可以摆脱贫贱了,如果我做了,这就叫“不以其道得之”,但是我情愿做叫花子,我也不去做汉奸,这就是中国人讲的气节。君子、仁者做事都是以道义为标准,符合道义的事我就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我就不会去做。即使是贫贱,也要有骨气。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在这里读wū,文言疑问词,意思是君子没有了仁德,何以得名呢?事物有名有实,名与实应当是相符的,比如,“杯子”是这个东西的名,这个器皿就是“杯子”的实。君子,这是名,它的实是什么呢?君子的实就是仁德。有仁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君子离弃了仁德,怎么样成就君子的名称、名号呢?这里的“去”当离开讲,引申为离弃。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食”就是吃饭,“终食”,吃完一顿饭,“终食之间”就是指一顿饭的工夫。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造次”指仓促紧迫之时,“颠沛”是指颠沛流离之时,“是”做代词,在这里指代仁德。哪怕在仓促紧迫的时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君子都会守住仁德,不会去违背仁德。这就是儒家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品格,在《大学》、《中庸》里都提出来了,就是“慎独”。“君子慎其独也”,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谨慎。一般的人,在有他人在场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有所收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夏天,在公共场合,再热你也会穿戴整齐,而如果是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边,你就可能穿背心、短裤,甚至赤膊。这说明有人在场和自己独处的时候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儒家讲君子修炼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谨慎,因为在这个时候人最容易放纵自己。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看到地上有十元钱,这时候大多数人肯定都想把它捡起来,但是很多人都会先左右四顾,如果周围没有人,他就捡起来心安理得地放进兜里;如果有人,他也许会喊一声“哪个的钱掉了”,没人搭理的话,他就可能说“哎呀,我的钱怎么掉了”,假装是自己掉了钱,然后把钱捡起来放进兜里。这个例子说明人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时候,很不容易把握好自己。哪怕你内心向往仁德,但在独处的时候,也很可能会放纵自己。还有的人,平时中规中矩,但一遇到事情,他就显出本性来了,他的习气一下子就暴露了,平日伪装的仁德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而真正的仁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样,即便是吃一顿饭的工夫都不会违背仁,有没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画过一幅很有趣味的漫画。这幅画很能体现这段话的深意。

。 想看书来

里仁第四(3)

无人之处

画上的题词是“无人之处”。画上的人,有人在的时候他随时都戴着一个假面具,一个笑的面具。没有人的时候,当他把面具摘下来,却是面目狰狞。小人就是这样子,而真正的君子就不是这样。这不仅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真君子和伪君子的区别也在这里,真君子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样,而伪君子则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我没有见过这两种人。“好仁者无以尚之”,“尚”就是超过,真正喜欢仁德的人,对他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而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对仁的态度只是“不使不仁加乎其身”,即不让那些不仁德的事情加在我身上。这两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志于仁,时时想行仁道,完善自己,这是好仁者。比如有同学病了,我主动去关心他,照顾他,嘘寒问暖,这叫好仁。如果是恶不仁,只是讨厌不仁德,那么只要不做不仁德的事情就足够了,所以尽管有同学生病了,我既不去关心他、照顾他,我也不去加害他,只要不去做那些坏事,我就满足了。好仁与恶不仁,二者的层次不一样,恶不仁者只是不做坏事,好仁者不仅不做坏事,还要去做好事。“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有试过用一天的力量去行仁德的人吗?我没有见过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也许有,但我没有见到过。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上就可以行仁德,并不非要你有多大的力量,做多大的事业。他的书掉在地上,你帮他捡起来,看到他摔倒了,你把他扶起来……这些都是行仁德,怎么说力量不足呢?真正要行仁德的人,没有因为力量不足而不行的,所以关键是有没有心。

其实孔子说了三种人:一种是求仁的人,另一种是恶不仁的人,还有一种是想求仁德而不得的人。孔子说,前面两种人,我没见到,第三种人——这种愿一日用力于仁而力不足的,即便有,我目前也还没见到。可见,行仁德固然难能可贵,但是要真正落实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心,你真正去做,在哪里都能行仁德,有什么是你想做却做不了的呢?又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你想做都能做得到。比如,看到这里的纸屑,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箱里,看到水龙头在滴水,随手把它拧紧了……这些都是在行仁德。仁德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每天都自我完善,渐渐地就能达到,关键看你愿不愿意。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指类型,“过”就是过错。朱子注解说“党,类也”,就是一类人。注意这个“党”字,它的繁体字上边是“尚”,指崇尚,下面是“黑”,按照字面推导,崇尚黑的就是党,这是“党”字的本意。结党就会营私,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很讨厌结党的。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可以与人交朋友,但绝对不会结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孔子说,一类人往往有一类人的过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错。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这个道理。同样类型的人,他们往往会犯同一类型的错误,比如急性子的人,因为过于急躁,他们办事比较粗疏;而慢性子尽管做事很细致,可是时间上又往往比较拖沓。不同类型的人,就会有不同类型的错误。“观过,斯知仁矣。”你看到别人的过错,你就能知道什么是仁德了。儒家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当中比我好的人是我的老师,比我差的人也是我的老师,因为“观过,斯知仁矣”,别人的错误可以成为你的反面教材,认识了这一类型的错误,你不会再去犯它,这就是所谓知仁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里仁第四(4)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听闻大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句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不是,这太肤浅了。这句话实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闻道以后,他对生死就是非常从容的了,可以生顺死安:活着的时候他可以安然地生活,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也可以从容地去面对。所以早晨闻了道的人,他就了断了生死,即便晚上他就要死去,他也可以很从容平和地对待。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并不是说早上闻了道,晚上就可以去死了。它其实说的是对生死的态度,这是儒家的生死观。得道的人就可以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他不会终日忧戚,担心老病,恐惧死亡,一会儿忧生,一会儿惧死——闻道之后就不会这样了。“道者,事物当然之理”,事物固有的理就是道。“苟得闻之”,如果真正得道,闻说了事物的道理,“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即便晚上就死了也不会有遗恨了。这就是儒家的生死观,从容地面对生死。“朝”和“夕”,是说间隔短。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人不可以不懂得道,如果得了道,即使死了也无遗憾。因为死生是大事,一般人最看不开的就是生死。佛法就是讲如何超脱生死的。儒家说,人只要得了道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宇宙,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生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一个士人、读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又以没有衣穿、没